朱元璋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背后什么原因

日期:2023-10-1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刀兵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因此出现了许多的孤儿,明太祖朱元璋在征战过程中,居然收养了二十多个孤儿为义子,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干儿子”。从表面上看,朱元璋收养孤儿堪称是良善之举,但其实他是别有用心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大概收养过20多位义子,这些人大多是无家可归父母双亡的孤儿。比如说沐英“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抚为子,从朱姓”。另一位义子徐司马也是如此,“元末兵乱年九岁,无所依。太祖得之,养为子,亦赐姓”。

  朱元璋对待这些养子,除了与妻子马氏亲自教养外,还赐给他们朱姓,采用与朱家相同的“文”字辈来命名。朱元璋唯一在世的侄子名叫朱文正,而朱元璋给养子也以文来取名,沐英那时候叫朱文英,何文辉当时叫朱文辉,此外还有朱文逊、朱文刚等人。

  另外朱元璋还给这些人去了乳名,比如“马儿”(即徐司马)、“买驴”(指李文忠)、“也先”、“真童”、“泼儿”、“老儿”。这些养子身份特殊,朱元璋还给他们取了一些名字,提高他们在军中的地位。比如沐英叫周舍,何文辉叫道舍,朱文刚叫柴舍,所谓“舍”在当时是“公子”的意思。

  综上所述,朱元璋把这些养子的地位提高到如同自己亲子一般,让他们与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一起学习成长。那么朱元璋真的只是可怜这些孤儿这么简单?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收养这些孤儿的背后,朱元璋其实另有目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寒微,家里虽然人口不少,但一场灾荒瘟疫后,家中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朱元璋起兵后,虽然自身势力不断壮大,但危险也在增加,特别是他缺乏一支绝对忠心于自己的“朱家军”。在这种情况下,收养义子是最佳的方式。

  朱元璋收养的义子并非没有标准,前面说了这些人都是年幼无知、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孤儿。这些人得到朱元璋的收养、重用,长大后必然忠心耿耿,他们与朱元璋之间除了君臣关系外,还有一份父子之情、养育之恩。后来的事实也是证明了朱元璋这步棋没有错!

  义子们成年后,开始为朱元璋冲锋陷阵,许多人都战死沙场,比如朱文刚、朱文逊等。这些义子还承担这一项责任,替朱元璋监督外出征战的武将,比如说何文辉就曾以副将的身份跟随主将胡美征讨福建,但胡美在许多事情上要听何文辉的话。应该说义子们为朱元璋的开创大明江山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在大明江山稳定下来之后,朱元璋已经有了许多儿子,这些义子们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于是他们纷纷被要求改会原来的姓氏,排除出皇室的范围,于是才有了沐英、何文辉、徐司马、平安等人的名字。朱元璋收养义子这件事,正应了那句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