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姬昌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周文王、伯邑考和周武王父子三人都是姓姬的,可他们的古称里没有“姬”字,“姬”字都是后人加的。就是在西汉的《史记》里,这个姓都没有加上去。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了周文王十位嫡子: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冄季载。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记载中提到了十一个姓姬的,但没有一个姬字,这是因为先秦时期“姓”和“氏”是两回事。
“姓”从字面上看,从“女”从“生”,代表血统,作用是以别婚姻,古人信奉同姓不婚,可能是为了避免近亲结婚。
不过这种冠姓是单向的,只有女人冠姓,男人不用,因为婚姻中女人是被挑选的对象,所以要给女人贴上代表血统的“姓”,就算是妾时不知道女子的姓,也要占卜算一下。
那男子称什么呢?自然是象征地位的官职、爵位、封地等,接着衍生出籍贯、住地、职业等等,这些就是“氏”。氏的选取非常广泛,比如西门,可以是住在西城门附近人的时,至于这个人是姓姬还是姓姜,完全不影响,所以不同姓的人可以同氏,同姓的人也可以不同氏,总的来说,氏的数量远远大于姓。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先秦时期的规矩,不过从战国后期开始,姓跟氏逐渐融合,最终在汉朝变成了姓氏,人们简称为姓,今天我们问人贵姓,其实问的是姓氏,而由于融合前姓与氏的数量完全不成比,融合后的姓氏大多是由氏变来的,而不是姓。
从汉朝以后,人们的名字是姓氏+名或者姓氏+字,当时人以此反推,给秦始皇安上了嬴政的名字,周文王、周武王也逃不了姬昌、姬发的命运,但其实这都是后人按后世的习惯想当然地去追称古人,在先秦典籍和《史记》这种离先秦较近的著作里边,是没有这种称呼的。
上面也可以看到,周武王是武王发,管叔是管叔鲜,周公是周公旦,而不是姬发、姬鲜和姬旦,不过一看,他们的名称结构其实是不一样的,跟伯邑考也有区别。
武王发里边,武是谥号,王是爵位,发是名;周公旦里边,周是封地,原本是周太王所居之地,是周朝兴起之地,后成为周公旦的采邑,他的谥号是文,即周文公,公是爵位敬称,旦是名;管叔鲜里边,管是封地,管国是三监之一,叔是排辈,鲜是名。
所谓“伯仲叔季”,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幺是“季”,中间的不论几个都是“叔”。因此伯邑考的“伯”就很好解释了,因为他排行老大。
按照排行,周武王也可以叫做仲发,不过他后来当了周天子,为示尊贵,把仲去掉了,周公也是因为功劳大有了敬称,不然他的称呼怕是鲁叔旦了(《天问》中有出现“叔旦”之称)。
按照文王儿子的规矩,伯前面是封地爵位之类的,伯邑考去世的早,没有封地,所以第一个就是伯,而伯后面就是名了,可“邑考”也有争议。
一说“邑”是名,“考”是尊称,比如“师尚父”,“师”是官职,“尚”是名,“父”是尊称,指的是为人熟知的姜子牙(这个称呼也是今人套古人)。而“考”指已故的父亲,文王有时也被称为“文考”,“伯邑考”可能是周武王对他的尊称,示意长兄如父。
另一个就是说“邑考”是名,虽然双字名在先秦时期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伯邑考的弟弟不就有个曹叔振铎。
还有一个说法是“邑考”都是尊称,《逸周书•世俘》记载:“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曰:‘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
《逸周书•世俘》是公认的周初文献,那么它的写作年代跟记载的事情非常接近,应该比较准确,这里把邑考跟文王并列,都是周武王烈祖,按照传统礼制似乎不正确,兄长怎么跟父祖混在一起了?不过周初礼制不完善,周文王废长立幼,周武王才得以成为太子,他即位时伯邑考已死,按照长兄如父尊称,也并非不可。
那为什么伯邑考没被人加上姬姓呢?这得问《封神演义》的作者,因为《封神演义》全书只有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提到了“姬讳伯邑考”,其他称呼全部不加姬姓,就算是跟姬发一起出现也是叫伯邑考或者邑考。
“姬讳伯邑考”摆明是把伯邑考当名了,因为姜子牙封神的时候人名都是这种格式,比如“袁讳洪”表示袁洪,这是必须要加姬姓,其他场合就没必要了,估计作者也在迷茫究竟是叫姬邑还是叫姬邑考呢?那就干脆叫伯邑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