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和大禹有哪些联系大禹治水去过哪些地方

日期:2023-10-1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禹治水去过哪些地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很多时候,真相往往会掩盖在久远的历史迷雾之中。

  今天的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撰写《春秋时这个国家曾占领楚国都城,让另外一国称臣,最终却沦为配角》一文中涉及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逃到了“会稽山”,因为需要了解会稽山的情况,所以就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会稽山和大禹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先是在这里会过诸侯,比如记载我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被誉为“地方志鼻祖”的《越绝书》:“禹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更名茅山曰会稽。”而另一本东汉时期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也提到大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更名茅山曰会稽。”

  其次春秋时期的越国就是大禹的后裔所建,越国国都长期在会稽(今绍兴),至今在绍兴禹陵村还有大禹的姒姓后裔。

  第三会稽山麓有大禹陵,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仅如此,对于“大禹治水”、“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为什么大禹要远离当时夏朝统治的黄河中游地区来到还是一片蛮荒的会稽山封禅、娶亲、计功、归葬”等问题,从古至今都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既然古今争论已多,也延续了很多年,再争论也分辨不出孰是孰非。因此先跳出这些争论的矛盾集中点。研究一下大禹治水之余到达“会稽山”会诸侯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先看一下夏朝的大概范围

  因为历史久远且记载缺失,对于夏、商、周时期只有大概的活动或者是生活范围而无确切的国境线之类的界线。根据我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和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张荫麟所著的《国史十六讲》,我国周代之前主要范围包括:

  山东、河南、山西,而旁及河北、陕西的一部分。其实长江中下游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历史,几乎完全埋在黑暗之中。

  注意上述的论述是说周代之前,那么作为周朝之前1000多年的夏初国家所覆盖的范围则更小了。

  夏之前的情况图

  大禹治水又到达哪些范围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所著的《古史地理论从》中讲道:

  盖初言大禹治水功绩,极于大河而止,未及江淮。禹之行迹,殆亦在大河两岸,冀雍豫三州之间。

  大禹治水仅限“冀雍豫”三州之间,就是今天的位于黄河两岸的山西省以及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的一部分,治理的范围并不涉及长江、淮河流域。虽然当时的洪水泛滥范围要远远大于大禹所活动的区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的限制,只能采取化堵为疏的方法,把自己负责的国家范围内洪水治理好就算不错了

  从夏朝国都阳城到今天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的困难有多

  需要跨越的距离

  既然大禹能会诸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已然成为了“天子”,才能有会各诸侯的地位、条件以及必要。成为了天子之后的大禹,根据史料记载其都城在“阳城”,在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的登封市。假设各诸侯所处的位置都和阳城差不多远,那么到绍兴的直线距离有850多公里。如果需要走路、划船赶过去则所要走的路程不可估算。

  需要面对的困难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首,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定所;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这两段话的意思差不多。大概是在尧当天子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到处是洪水泛滥的景象,草木繁盛的难以通行,里边还有大量的猛兽,水里还有毒蛇居住,野兽飞禽的痕迹到处都是。而人类则无法种植五谷,并且无法定居,只能是下等人在大树上搭建窝巢,而处于统治地位的人则挖洞窟居住。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交通、居住、吃饭等条件都十分艰苦。

  现在的原始森林

  从夏国国内到今天的绍兴会稽山兴师动众去会盟有必要吗

  在网上查询了一下,现在从河南省郑州有到浙江省绍兴的高铁,需要耗时5小时48分,这样的时长,在全国高铁运营范围内也属于比较耗时的路程。不说现在,就算在我国古代陆路、水路条件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只要不是行军打仗赶时间,也需要几个月甚至小半年才能完成这段旅程。但在大禹时期,道路没有、穿越丛林有野兽、行走水路有毒蛇。需要的时间则更长了。并且各诸侯所处的位置也不只在阳城附近,夏朝最北部、最西部的部落距离更远了。

  路途遥远、交通不畅、危险重重,如果非得要去,必须有大量的人口跟随诸侯过去,一路上分工明确、互相扶持才能完成行程。单一部落特别是人口较少部落的首领如果过去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到不了今天的会稽山一带就可能全军覆没。所以各诸侯只能是“组团”过去才可能实现。那么既然组团了就说明已经会诸侯了,还有必要去今天的会稽山吗?

  好吧,避开这个问题不谈。

  今天就是谈论的一定要去的问题。那么还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么多人去,道路不通,一路上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并且这么多人在路上、在蛮荒之地吃饭、住宿都是问题。在食物方面,随身携带的食物不够了,难道还要从后方再运粮食?国内产粮本来不易,路上还要消耗,浪费不起。住宿上,由于人生地不熟,住宿需要怎么解决,是搭窝还是挖洞?

  赶路所做的工作就消耗人体大量的体力、热量,还要去解决采集野果、打猎等食物和搭建住处的问题,想想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因此从这些方面看,远离自己的国家去危险的、补给困难的蛮荒之地去会诸侯,只要是有理智的人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的。那么大禹是有理智的人吗?当然是了!这一点可以从一件事情看出来。大禹的天子位是由舜禅让给他的,当时舜并没有去世,直到他接天子位之后的第十七年舜才去世,之后他想学习舜的禅让,曾将天子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各诸侯照样去朝见大禹而不理睬商均,并且后来在大家的拥戴之下,正式即王位。能够得到如此的爱戴,显然不是一个没有理智的人能够做到的。既然大禹是理智的,去蛮荒之地“会诸侯”又显得太疯狂,那么历来对大禹在绍兴会稽山会诸侯的事情又流传甚广、大行其道又怎么解释呢?

  其实这件事情也好说,那就是大禹会诸侯的会稽山和现的在会稽山不是同一座山,虽然不是同一座山,但也是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两座山。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即是此又是彼的关系。

  大禹会诸侯的会稽山是哪座

  各类历史记载中的会稽山除了开篇时的《越绝书》、《吴越春秋》时记载之外,还有《山海经》的“会稽山在大楚南”。 《吕氏春秋.有始览》九山:“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歧山﹑太行﹑羊肠﹑孟门。”

  后两种记载中,《山海经》对地理方位、区域的记载由于争议太大,至今无法做出准确的古今地名对照,甚至有人论证说《山海经》所记载的地域是包含全球的,所以《山海经》的记载不能、不宜作为凭据。因此在今天的文章里只看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记载的“九山”中的会稽山。在说会稽山之前先看其他的八个山位于哪?

  太山,即霍太山,今天称太岳山、霍山,在今天山西省中南部。

  王屋山,在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运城市垣曲县之间。

  首山,古代记载在蒲阪(今天山西省运城永济市)之南,或为今天的山西省中条山脉西南端的雷首山。

  太华山,即今天的陕西省华山。

  歧山,位于今天陕西省岐山县、扶风县、麟游县交界处。

  太行山,在今河南省沁阳市东北。

  羊肠,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

  孟门,即山西省壶口瀑布附近的孟门山,大禹正是凿开了孟门缔造了壶口瀑布。

  九山和今天的会稽山,从阳城到古、今会稽山的远近一目了然

  为此,笔者特意做了副几座山峰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除了今天的会稽山之外,其他八山都位于陕西,山西两省的黄河中游地。而单单这一座会稽山,离开这八座山几千里。且不说当时人们知道不知道今天的会稽山,就说这几千里的距离中间也不知道有多少座比今天的会稽山更加有名、更加雄伟、更加钟灵毓秀的山,如果要会诸侯,相信大禹是会选择离自己国家更近的名山去会的,绝对不会去到这么偏远、荒蛮、危险的小山去会诸侯的。

  九山图

  其他八山都集中在黄河中游一带,正好基本上位于夏朝统治的区域内,那么如果真有大禹会诸侯的会稽山,那么一定会也在这个范围内的。

  大禹会诸侯的会稽山究竟位于哪呢?关于这座会稽山,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有研究,他以《越绝书》、《吴越春秋》里所记述的“大越”、“茅山”两个地方论证了大禹会诸侯的会稽山在哪:

  关于大越:不只江南有越,在黄河北部也有越,《逸周书.世俘解》记载:“吕他命伐越”,此越为商朝国都的近畿之地的小国。当然也在夏朝的统治区域内。

  关于茅山:《左传》:“秦伯伐晋,自茅津济”,《水经.河水注》:“河水东过陕县北,河北有茅城,故茅亭,津亦取名焉”。

  以茅津推茅山,茅津为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茅津村,正好处于黄河之北,“山南水北”谓之阳,并且在大禹的邦国里找,正是在河东地区(今山西省)的大阳之山,平陆县在春秋时为晋大阳邑,汉置大阳县。而《越绝书》、《吴越春秋》分别成书于西汉、东汉,则大阳县的大阳山,为茅山,又处于夏朝统治的中心区域,所以茅山曾经就是大禹会诸侯的会稽山。

  既然大禹会诸侯的会稽山在山西省,那么他的陵墓怎么却在浙江绍兴市,并且还留下了在那”会诸侯“的传说呢?

  其实这件事情和人类迁徙扩散以及王朝的改朝换代联系起来就可以解释的通了。

  随着“桀”迁徙

  夏、商之交的成汤伐桀之战,汤把夏朝最后一个皇帝桀打跑了,最后成了商代的开国之君,而桀则是“桀奔南巢”,然后就被汤放逐在了那里,夏朝灭亡。数年后桀就死在了南巢。相信夏朝的遗族会跟随自己的“王”到这里居住的。而南巢即今天的安徽省巢湖市,距离浙江省绍兴市直线距离仅有300公里。从大禹建立夏朝到夏朝灭亡有400多年的历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种群的扩大,再加上离现在的绍兴距离又大为接近,迁移起来会比以前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并且随着夏桀的去世,夏朝的遗族们肯定不会就此终老在南巢受商族的监视和控制的,在一些有心恢复夏朝辉煌的人带领下,肯定会逐步扩散、寻找另外的远离商朝统治区域之地进行繁衍、壮大的。绍兴就是他们的最终选择地。

  自发迁徙

  话说回来,即使不是跟随”桀“到南巢的夏族人,也可能是其他的夏族人随着夏朝的结束而自发迁徙,远离异族的统治,寻找另外的根基以图东山再起也未必不可能。整个商朝的国祚有500多年,夏朝遗族们到达绍兴一带建立越国,后来西周的太伯、仲雍来到了越国的北方建立了吴国,中间至少相隔了500年。随后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吴、越之战,越灭吴,后争霸中原等故事了。既然吴国比越国少了500年的发展时间还这么厉害,那么也说明夏朝的遗族选择迁徙是对的,是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的。

  绍兴的会稽山以及大禹归葬地怎么解释?

  很简单!

  会稽山是夏朝缔造者大禹会诸侯之山,代表着夏朝的新生以及颠峰,所以对于夏朝人来说具有图腾般的意义。所以,夏朝遗族迁徙到了此地之后,为了避免遗忘故土或者纪念故土,甚至于担心新朝建立之后把原会稽山改了名字,于是就把定居地旁边的大山定名为会稽山。

  那么大禹怎么会在今天的绍兴会稽山归葬呢?

  两个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大禹当年某次过来巡视的时候,在这里去世,就葬在了这里。这也是后来夏朝结束之后遗族们选择到这里定居的原因。到了这里之后,就把埋葬着大禹的这座山以大禹一生最风光、会诸侯时的会稽山为名,以示纪念。第二种解释是夏朝遗族过来之后,或者带着大禹的遗骸埋在了这里,或者甚至只是命名了一座山,建立了一个纪念性的陵墓而已。现在这些只能全凭猜测,真相却不得而知了。

  但是不管怎样,大禹之陵在这里,大禹会诸侯的图腾会稽山还在,夏族的人们就心中有根、有胆气,在精神上有领袖为指引,在这一片蛮荒之地勇敢的生存着,与天斗、与地斗、与异族斗,在丛林中走了出来,最终在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继而融入了生活在中华这片热土上众多文明、众多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继续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着更加华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