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世态炎凉”的历史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结远亲;不信且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增广贤文》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它当之无愧的得到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赞誉。而它的作者司马迁,同样有着不凡的人生阅历与体悟,不然,如何著得此书?不过,接下来,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感受一下他笔下的世态炎凉,从中体会到太史公的人生感悟。
第一个要说的是孟尝君。
记得,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提到“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由后世评价,可见,孟尝君在当时,是怎样的一个风云人物,而且,门客三千又是何等的富裕强盛。
其实,他也有“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时候。据《史记》记载:秦、楚二国君主,为离间齐王与孟尝君的关系,以便减弱齐国的国力。谁料,齐王倒真信了他们的花言巧语,接受了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的说辞。于是,便罢了孟尝君的官。正如树倒猢狲散,孟尝君原有的三千门客,纷纷离他而去。
最后,只有一个叫冯欢的门客留了下来,并继续为他效力。然后,他二人用计重新夺回了政权,拿回了昔日失去的一切。之后,孟尝君便愤愤地对冯欢说:“而今,我依着你重新夺回了权力,那些离我而去的人,又有何面目再来见我。若他们再来找我,我必定对着他们的脸吐口水,狠狠地羞辱他们。”
然而,冯欢只是一脸平静地劝道:“福贵多士,贫贱寡友,世事本就如此,孟尝君不必太过在乎。”可见,世态炎凉,真是自古有之啊!
第二个要说的则是苏秦。
我们对于苏秦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他后期合纵抗秦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他,他执掌六国帅印,是何等的风光啊。但是,他本人倒没有太多的欣喜,只是在尽力去解决这件事情,因为,他的云淡风轻,只不过是早已品尝到世态炎凉之后的释然罢了。
在司马迁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早年的苏秦郁郁不得志,游学归家时两手空空,邻里邻外都在笑话他。他的兄弟叔嫂尤甚,并说:“我们普通老百姓靠种地经商赚钱谋生,你倒好,总想着凭自己那一张嘴去谋生。现在的你,若不是穷困潦倒、一事无成,那这世道可就怪了。”
当时的苏秦,只是低头不语,以沉默来对抗众人的冷嘲热讽。后来,当他的合纵计策成功,身挂六国相印之时,再次回家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甚至,“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苏秦笑问道:“何前倨后恭也?”兄弟妻嫂忙恭恭敬敬地答道:“是见你位高金多啊!”
苏秦却只是无奈的叹道:“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岂能佩刘果相印乎?”说罢,便散尽家财,一心只谋大业。世人皆知“莫欺少年穷”,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并没有几人啊。
同样,因穷困而被瞧不起的还有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少年时穷困无依,只得仰仗哥哥嫂嫂们过活。那个时候的刘邦,交友广泛、热情待人,总爱带着朋友们回家喝酒聊天。可是,他的嫂嫂对此十分厌恶,因为,她不喜欢自家小叔子,更不必说小叔子的朋友们了。当刘邦呼朋唤友来到家中,嫂子便佯称家里已无饭食,甚至,用杓刮釜以示饭已食尽。
使得刘邦的朋友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去。在客人们走光后,刘邦便趁嫂子不在的间隙,悄悄去厨房看一眼,发现釜中还有饭食,自此,对嫂子产生了恨意。以至于,当刘邦夺得天下后,在封赏家人的时候,独独不封这位嫂嫂的儿子,还是刘邦的父亲看不下去,责备了他,刘邦这才封伯子信为侯。
再有一个更为浅显的,汉武帝时有一个穷人宁乘,西汉齐(治所为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方士。他穷的令人难以想象,不仅仅是家徒四壁这么简单。在《史记》中是这么说的:“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这个时候的他,没有人同情,甚至,连唾骂也无,有的只是无尽的冷眼相对。
话说,卫青为大将军击匈奴有功,汉武帝赏赐甚厚。元朔五年(前124),卫青击匈奴返,汉武帝再次帝赐他千金。宁乘乘间说卫青,建议:以所得千金献给武帝所宠王夫人母,以取悦于汉武帝。卫青从看宁乘的计谋,献五百金为寿,之后,汉武帝问卫青,卫青以实对。
之后,宁乘因此为汉武帝器重,任其为东海都尉。而当他发迹了,也就是官拜两千石的时候,人人都争着攀附他。换句话说,也就是“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
仔细阅读《史记》,我们就会发现,太史公多是为悲剧英雄作传,像是项羽,像是李广。而在飞将军李广的列传中,依然可以感受到那来自世间的冷意。战场得意,荣获军功,人人拍马奉迎;战场失利,罢免官职,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连一区区霸陵尉都敢奚落他为“故将军”,而人生失意之时,不过如此。
或许,正是因为同病相怜,司马迁在为这么一群人作传时,忍不住多用了些笔墨,好让后世之人看的清楚明白。
司马迁同样生活在一个封建王朝,同样经历过人生的繁华与落寞,同样深刻明白着世态炎凉的道理。不过,在残留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依旧可以读懂,太史公还是希望后世之人,能够明白“宣父尤且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