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之乱”发生在什么时候“七王之乱”的诱因是什么

日期:2023-10-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七王之乱”的诱因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其实,刘邦建国称帝时已年过半百,当了皇帝后,他先后废杀了臧荼、张敖、韩王信、彭越、韩信、英布等人。

  步入晚年的他变得日益猜忌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特别是那些异姓王们。不仅如此,他还对萧何起了疑心,逼得他设法自污声名以绎帝之疑,最后,也差点不得善终。不仅如此,刘邦临死前还打算杀了忠直的樊哙,因他同是吕氏之婿担心他助吕氏作乱,之后,因陈平的保护及刘邦驾崩才躲过一劫。

  刘邦高瞻远瞩,考虑到异姓王带来的隐患,刘邦立即以铁血手段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同姓王给皇权带来的威胁,因此,也算是棋差一招了。

  最终,在这一背景下,“七王之乱”终于在汉景帝登基后揭开序幕。

  由于,当时的汉朝已几乎没有异姓王存在,所以,参与作乱的这七路诸侯无不是刘姓宗室。作为被各路反王针对的目标,汉景帝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他派出了手中最精锐的中央部队,及大将军周亚夫,一举扫除了各路反王,平定叛乱。

  景帝登基时间不长,不过,他立即意识到分封制的弊端,他担心这些同姓王会对中央集权产生威胁,于是,便开始针对藩王进行了一系列的削藩政策。自古以来,被分封到各地的藩王,都会视“削藩”为最敏感的话题。只要皇帝一提到“削藩”,就会心怀不轨,筹谋作乱。

  关于引发“七王之乱”的诱因,有人说:是源于早年发生在未央宫中的一起“弈棋事件”。汉文帝在位时期,吴王的大儿子刘贤来到皇城,与太子刘启做伴。这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某天,两个小孩在皇宫中下棋,原本两个孩子的年龄相仿,所以,言谈之间并无尊卑之分,刘贤根本没将刘启视作太子,对其出言不恭。刘启在宫中如众星捧月一样,何尝受过这种屈辱?

  他心里气不过,立即端起棋盘砸在这位堂兄弟的脑袋上,刘贤挨了一下,倒在地上断了气。事发后,汉文帝将刘贤尸体送回了吴王所在的封地,对其进行了安抚。刘濞死了儿子,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对汉文帝说,普天之下每一片土地都是刘家的葬在哪都一样,于是,就将儿子的尸体送回长安。由此可见,刘濞对朝廷尤其是太子刘启怀恨在心,在其上位后借削藩一事笼络诸侯,为儿子报仇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笔者却觉得事情比这更加复杂,“弈棋事件”的确算是诱因,但是,绝不是主因。刘邦在位时,藩王与中央之间就已存在矛盾,只是这些矛盾在景帝登基后被激化罢了。高祖时期,淮南王作乱,刘邦平定了叛乱后,觉得东南地区地广人稀,朝廷的势力很难达到这些地方。为了稳固地方形势,刘邦将刘濞封为吴王,让他帮自己镇守此地。当然,与刘濞一块被分封的,还有其他几个宗室子弟。

  高祖、惠帝在位时,这些被分封到各地的藩王与皇帝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所以,藩王与中央能够一条心地守江山。不过,在汉文帝登基后,中央与藩王之间的亲缘关系就比较淡薄了,毕竟,自刘邦开始刘氏江山已经流传了三代,皇帝与藩王也从近亲变成了远亲。可想而知的是,就算刘濞不做乱,当刘氏江山传续到一定时间,皇帝与藩王之间的亲缘关系变得八竿子都够不到后,藩王也会作乱。

  汉景帝非常聪明,他预见了这种结果,也制定了对策,那就是:削藩。

  诸侯王们没意识到,削藩来得如此之快,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的藩王不得不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中央。从地图中,我们能轻松地分析出当时的战局。造反的,是以吴国为首的七国联盟,参与作乱的国家有吴、楚、赵、胶东、胶西、菑川、济南。前文我们提到,吴王刘濞作乱事出有因,他与刘启之间有杀子之仇,所以,他有必要发动战争,兴兵雪恨。

  不过,相比于刘濞,其他诸侯王的造反目的就比较单纯了。他们纯粹是因为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所以,才会选择与吴王站在同一阵营。汉景帝登基之后,朝中的御史大夫晁错呈递了一本名为《削藩策》的奏章,其中的内容就算笔者不向大家揭露,想来大家也能猜出个八九分,无非是为了巩固汉统务必削弱藩王势力云云,一切都围绕着中央集权进行讨论。

  我们知道,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削藩,在此之前虽然刘邦也曾对异姓王进行过打压,但刘邦当时所用的手段比较直接,与其说是“削藩”不如说是“灭藩”。正因为,这是古往今来首次削藩,所以,在这份《削藩策》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以至于,诸侯非但没有响应,反倒要对抗朝廷。诚然,就算这本《削藩策》写得天花乱坠,估计也没有藩王会心安理得地挨削。

  毕竟,这是高祖所赐的土地,也是刘氏支脉世代生长的家园,皇帝一句话就要让他们拱手交出手中的土地,哪有藩王会配合呢?

  可以说,从大汉江山被分封的那一刻起,分封制就已决定了这场叛乱的爆发。汉景帝接纳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将赵、楚等国的封地收回中央。吴王刘濞一看,正中下怀,正愁没法向刘启这小子报杀子之仇呢,刘启竟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这不就是上天赐予的机会吗?于是,刘濞立即笼络了即将挨削的难兄难弟,大家凑在一块一合计:反了!

  说起当时的形势,其实,与周王朝差不多,周朝的诸侯虽不敢直接跟天子叫板,但若天子敢在所有诸侯头上动刀子,估计结果会与“七王之乱”差不多。不过,汉景帝不同于周天子,汉朝的中央正处于强势期,完全能拿出与各路诸侯对等的兵力与之对抗。按说,参与作乱的其他六王也心里没底,倘若,没有吴王刘濞在,恐怕这些藩王也不敢拍板作乱。

  毕竟,枪打出头鸟,谁敢保证自己站出来振臂一呼,其他诸侯就能群起响应呢?如果适得其反,其他诸侯选择默默挨削,自己反而成了众矢之的,岂不悲哉?所以说,吴王刘濞还是有一定勇气的,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当起了七王的“牵头人”,说明他已为了报仇已不顾一切了。想要造反,必须要准备两样东西,一是与中央军对抗的兵力;二是能够说服天下人的口实,也就是造反的合法性。

  至于前者,刘濞联合了六路藩王,七王的私兵自然是个可观的数字。当然,也不至于像刘濞对外宣称的五十万那么夸张,古人在用兵打仗时总会犯“号称”的毛病,估计各路反王的总兵力越在二十万左右。倘若,刘濞手中真的有五十万大军,那么,故事的结局有可能被改写,刘启之后的皇帝没准真要变成刘濞了。至于造反的口实,刘濞编造的借口就是“清君侧”。

  可能连刘濞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这一借口,竟然成了后世反贼的“套词”,刘濞之后的起义家,无不打着“清君侧”的大旗。

  那么,为什么刘濞不打着“抗削藩”或“报子仇”的旗号呢?

  因为,此前景帝刘启已将削藩的理由昭告天下,刘濞根本没法从削藩的合法性上下手。若打着为子报仇的旗号,想必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觉得刘濞的格局太小,为了儿子的命当反贼。刘濞将一切矛头,都指向了那个给刘启出馊主意的晁错,把“祸乱朝纲”之类的脏水全都泼到此人的身上,借机发兵。

  七个国家,二十万大军,在中央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果然连连得胜,没过多久就打到了河南境内。战争之初,汉景帝心急如焚,眼看敌人就要打到自家门口了,这该怎么办?汉景帝是个聪明人,他见反贼打出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干脆顺应反贼的意愿,杀掉了晁错,借此来抹除反王们出兵的口实。

  汉景帝的这步棋非常高明,晁错已经死了,他立即昭告天下,要求反贼撤军。不过,事已至此,刘濞岂能善罢甘休?他根本没理会汉景帝发出的圣旨,依旧带着叛军继续出击,打算夺取帝位。直至此时,刘濞已落入下乘,为何?因为君侧已清,此时若叛军继续进军,那就是纯粹的造反了。

  刘濞在公理大义面前,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追随七王的士兵,原本是跟着七王进京诛杀佞臣,时至今日他们的身份已变成反贼,性质已截然不同,士气也陷入低迷。至于七王之乱的平定,相信各位对整个过程都耳熟能详,笔者不再详述。

  叛军打到梁国的时候,因梁王率兵阻拦,暂时与叛军陷入僵持,这也给了汉景帝调兵的时间。汉景帝立即拿出了底牌,也就是大将军窦婴和太尉周亚夫,与叛军做最后的决战。周亚夫与窦婴不愧是汉朝名将,他们出兵后并未直接与敌人硬碰硬,而是选择断其粮道。

  由此,远征作战的叛军失去了粮草支援,陷入绝对的被动。在缺乏粮草的情况下,汉军只用了三个月便将各路叛军逐个击破。事已至此,七位反王大势已去,或死或逃。始作俑者刘濞,跑到了东越寻求庇护,当时的东越已是汉朝的藩属国。为了给朝廷一个交待,东越的诸侯王杀掉了吴王刘濞。

  七王之乱,至此也就画上了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