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礼部尚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对于六部官员的长官们曾有一套别样的称呼。比如说吏部尚书叫天官,其他的五部叫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如果要追述的话,能推到周朝,但近一点的就是武则天的“特殊癖好”——改名!武则天特别喜欢改名!比如把改自己的名字,发明了一个“曌”字,号称明月当空。
后来又把“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等也发明出新的写法。
当然武则天倒台后都废除了,只留了她给自己起的那个“曌”字。她起的名字有好有坏,比如她的死敌王皇后、萧淑妃,被改姓“蟒”和“枭”。
还有李唐宗室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等起兵反对她,失败后所有参与(甚至有所关联)的李唐皇亲几十人都改姓为虺,也就是一种类似蛇的爬虫。
为自己加尊号、改年号就更不用提。除了这,她还爱给机构、官署也改名字。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就是睿宗光宅年间的改制。
我们知道,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朝廷设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其中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正职尚书,副职侍郎)。
这大体就是唐朝基本的中央官制结构,期间虽有过一些短暂改名,但从高祖武德朝到高宗在位都没有大的变动。
高宗驾崩后,中宗李显即位,不到一个月就被武则天废了,改立最小的儿子李旦为帝,自己则称制,独揽朝政。
李旦最初年号文明,八个月后,武则天改元光宅,更是直接开启了改制大幕。
武则天先把东都洛阳改名叫神都,把尚书省改名文昌台,尚书左仆射为文昌左相,右仆射为文昌右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中书令改为内史。
此外她还把御史台(监督机构)改为左肃政台。另外还把官员服色,各类旗号都改了。
比如说,武周朝著名的狄仁杰,曾任地官侍郎,也就是原来的户部侍郎,后来又升任鸾台侍郎,也就是原来的门下侍郎,接着做了纳言、内史,也就是原来的侍中、中书令。死后追赠文昌右相,也就是原来的尚书右仆射。
这套改革是为什么呢?当然是为了武则天自己做皇帝铺路。首先我们看中书省叫凤阁,门下省叫鸾台,又是凤又是鸾,这不就是告诉你们女主登基吗,女人要坐天下了,龙不流行了,要改鸾凤了。
那么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又是怎么个由来呢?这个要讲到《周礼》了。《周礼》记载的自然是周朝的礼法制度,当时百官之首称为宰冢,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管各类事务。所以,这是六部改名的由来。注意哦,“官”不是“官职”而是“官署”,也就是部门,所以,天官不是个官名,是个部门名字。
为什么用周朝的官署名呢?我们都知道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因为她要给自己找一个叫得响的祖先,结果一群文人引经据典说武姓来源于周平王的儿子姬武,后代都以武,为姓,于是武则天就自认周天子后代,于是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六部按照周礼改名,自然也是为这个做准备。所以,天官来源于武则天改制,将吏部改称天官。
明朝,朱元璋废丞相,直接领导六部,六部尚书成了当时官职中最高的(后来出现内阁)。
六部之首为吏部,吏部尚书也就可以说是最大的实权官员了。就用吏部的古称天官来敬称吏部尚书,因为天有顶头的感觉。
但是还要强调,天官代表的是吏部,而不是尚书!只有吏部尚书可以称天官,其他尚书不能叫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