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明朝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导读: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着众多说法,如宦官专权误国、皇帝懒政,对国家大事置之不理、文官之间结党营私,只顾争权夺利,不不管百姓死活。其实这三点之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文官权利过大,皇帝想管管不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在不影响自己皇位的情况下,任文官去争去斗;但是想要维护皇权,还需要第三者去牵制文官,这就是宦官,这样就导致了宦官和文官之间,此消彼长,最终保证了皇权稳定。如果要找一个最根本的起始原因,那还是党争了。
万历时期东林党和三党相继形成
明朝的“文官集团”以及文官的权利之大,在古代历朝历代中,都是很出名的。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就要拜朱元璋所赐,朱元璋建国后找了个机会取消了丞相职务,后来朱棣又仿造丞相职务的特性,设置了内阁机构,又经过仁宗朱高炽对内阁的改制,使得内阁权力进一步扩大,最终超过了相权。内阁阁臣权利得到扩大,难道就可以在朝堂上指点江山、一呼百应了吗?非也,仁宗虽然扩大了内阁权力,但还是保留了朱元璋的一个机构设置,就是以言官为主要成员的六部六科。
六部六科是一个小机构,六科主管官员都给事中为正七品,副职左右给事中为从七品,下面办事的给事中也是从七品。但是这个小机构却能量极大,六科言官有朱元璋亲赐的“封驳”权,他们可以封还皇帝的失宜诏令;也可以驳回六部长官下达的工作指派,不予执行。就是在这一群芝麻大的小官影响下,最终于万历时期,朝堂上正式形成了党派之分。
张居正时期大力打击言官
在言官们看来,如此大的权力不用白不用,于是大家都纷纷把公权作私用,今天看这个阁臣不爽,就上奏章指责一番(实际就是骂几句出出气);明天又觉得上司很碍眼,就编个理由上书弹劾一下,就算不能把上级弄下台,也能踩踩他的威风。而且这些阁臣和六部领导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如果和言官们一般见识,那么他就离退休不远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言官大多都不能正确的把职权用到点上,而是把权力当成了整治大臣泄私愤的工具。
到了万历时期也是如此,在万历前十年,朝政几乎由张居正一人说了算,这自然是被言官看不顺眼的,上书弹劾甚至谩骂张居正时有发生。但张居正是一个铁杆人物,从来不和言官讲道理,他对于言官的处置只有一种形式:先打,打完了或扣工资或撤职。不得不说,效果非常好,经过这样一来,言官们也都老实了许多。而后在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后,朱翊钧正式开始执掌朝政,此后兢兢业业当了四年的皇帝,但也仅此四年。
张居正时期大力打击言官
从万历十四年开始,朱翊钧就不再上朝了,自此党争逐渐形成。张居正死后,言官们自然又登上了舞台,因为继任的内阁首辅申时行,不像张居正那样勇于斗争,所以被言官弹劾是家常便饭。但是好在申时行的靠山强,他曾是朱翊钧的老师,所以首辅的位置坐的很安稳,不过后来因为“争国本”事件,在做了九年的首辅后被迫退休。后来继任首辅的王家屏、王锡爵、赵志皋,皆因为参与了“争国本”而被言官骂回家。从这四位首辅的任职经历来看,申时行和王锡爵因为有皇帝这个大靠山,所以首辅做的相对安稳一些;而反观王家屏和赵志皋,一没有皇帝关照,二没有百官拥护,所以在当首辅期间是相当窝囊。继赵志皋之后,出任内阁首辅一职的是沈一贯,他为了在首辅位置上做的更稳一些,就吸取了王家屏和赵志皋的教训,虽然没有皇帝关照,但是找一帮“打手”也是可以的。
万历期间首辅
沈一贯为什么要找打手呢?因为此时朝堂上已经形成了一股首辅都对付不了的势力——东林党。东林党的前身是顾宪成于万历二十二年在无锡创办的东林书院,当时顾宪成因为和王锡爵叫板,被迫下岗回乡讲学。但因为勇于和首辅斗争,而受到官员的仰慕,这些有着相同“志向”的文官就在顾宪成的推动下形成了新势力东林党,其主要骨干是六部、都察院的高级官员。
当沈一贯于万历二十九年就任首辅后,为了抗衡东林党,就组织了以浙江人为主的浙党。于此同时,以山东人为主的齐党和以湖广人为主的楚党,相继建立,后来与浙党合称为“三党”,其组成成员就是官小权大的言官和都察院御史。五年后,万历三十三年的京察,沈一贯因为“妖书案”被迫退休。继任首辅的是叶向高,此人也是东林党一派,加之六年后京察时的负责人是吏部尚书孙丕杨(东林党),于是三党成员纷纷下岗。再六年后的京察时期,新任首辅是浙党的方从哲,而组织京察的官员是吏部尚书郑继之(楚党)、刑部尚书李志(浙党),这一次又沦落到东林党成员下岗歇业了。
三党和东林党之间党同伐异
从这期间内阁首辅的人选和组织京察的官员来看,东林党和三党是风水轮流转,你方唱罢我登场。由此也能看出,朱翊钧对官员之间的结党营私是了如指掌的,但他非但不管,反而推动他们之间的斗争,防止其中一方势力一家独大,从而影响自己的皇权。在三党和东林党争权夺利期间,百姓生活自由而放纵,由明初的百姓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到万历时期变成了百姓四处游走,毫无约束。这样虽然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对地方治安却造成了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官员们只顾自己的官位而不顾民生国计,当时农民的税收已不堪负重,而且赈灾处理上也不到位。所以万历中后期流民现象十分严重,农民起义更是不断发生。
万历四十八年,朱翊钧驾崩,其子朱常洛在东林党的扶持下继任帝位,因此东林党在对阵三党的斗争中,获得全面胜利。这一次东林党对三党成员是毫不留情,势要做到寸草不生,被逼无奈之下,三党成员纷纷投靠阉党。在朱由校继任后,阉党在皇帝的默许下和原三党成员的帮助下,彻底铲除了东林党,全面接管朝政大权,自此明朝文官之间的党争暂时宣告结束。
天启时期阉党坐收党争渔利
明朝的党争是源于文官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群体的利益而形成的,但是也与朱翊钧的放任不管脱不了干系。在此期间,文官斗的你死我活,农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明朝灭亡时间,因此可以说是明朝亡于党争、党争始于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