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严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永安托孤暴露隐患
公元223年,奄奄一息的刘备在永安安排了蜀汉的后事,这就是著名的“永安托孤”。刘备以诸葛亮为主政大臣,掌管一国内政,治所成都。以李严为辅政大臣,统领内外军事,驻守永安。这种看似合理的托孤决策,却隐藏着潜在危机。李严属于东州派系,而蜀汉军中的高级将领几乎都是荆州派的,以李严的资历和威望并不足以驾驭整个荆州军队,诸葛亮要想夺取李严的兵权简直易如反掌。
刘备临终前让李严驻守永安,不仅是由于刚刚夷陵战败防止东吴趁虚而攻,而是把东吴当作未来的头号劲敌。刘备与诸葛亮的对外战略是不同的,诸葛亮一直主张连吴抗曹,始终把曹魏当作头号敌人。刘备却认为当初荆州在手的时候连吴抗曹是正确的路线,如今荆州被东吴夺取,此刻的对外战略应改为稳曹攻吴,因为从蜀汉北伐中原路途遥远,蜀道艰险粮草运输困难,这就决定了北伐军队的规模不会太大,持续时间也不能太长。诸葛亮数次北伐收效甚微,皆被粮草所困就是这个原因。
永安托孤
荆襄地处天下腹地,不但邻近中原,交通运输也十分便捷,可以对曹魏进行大规模用兵作战。欲灭曹魏必占荆州,这也就是刘备坚持对东吴发动夷陵之战的主要原因,至于为关羽报仇,只不过是给发动战争找了个理由罢了。
托孤大臣之间的争斗
让刘备没想到的是,李严长期驻守永安,使其远离了蜀汉的政治中心,由于与朝中大臣缺少交往,很快就被诸葛亮架空。自从诸葛亮开府治事以后,便完全掌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李严虽然名义上是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但实际上只能掌管永安一带的军队。
公元225年,诸葛亮借南征平乱之机,进一步加强了对军队的掌管,名正言顺的统领着全国军队去平叛。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已经沦为了给蜀汉看家护院的地方将领,此时的李严自然会心生怨恨。
据《三国志李严传》记载:
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
表面上看这是李严想要策反孟达,实则是在强调自己是先帝的托孤重臣,对逐渐被架空十分不满。也不排除李严有拉拢孟达作为外援,共同与诸葛亮争权的想法。
李严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离开永安,向蜀汉内地发展势力。
果然机会说来就来,公元226年,诸葛亮准备出兵汉中进行北伐,这样蜀汉的内政必定需要一个才能出众的人帮诸葛亮打理,李严便以替诸葛亮掌管后方事务为由移屯江州,令护军陈到驻守永安,归自己统领。
江州(今重庆地区)是蜀汉东部重镇,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它处于巴西郡阆中、成都、永安、南中四个方向的核心区域,在此驻兵可以随时支援这四个地方,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嘉陵江、长江在此会合,江州即处于二江夹峙间,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恰好可以控制长江水道。在蜀汉统治者眼中,汉中巴地一南一北相连,汉中若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江州驻军可以及时支援。江州地区地气候湿润,物产极为丰富,也是蜀汉的重要税赋支柱。这样李严就摆脱了为蜀汉看门的境地,有了在地方上发展壮大自己势力的机会。
诸葛亮辅助刘禅
诸葛亮知道李严这是想要回来与自己分权,在进驻汉中后,便把蜀汉的行政大权交给了张裔和蒋琬,防止李严进入蜀汉的政治中心。
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
五年(公元227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
另外诸葛亮以北伐为由,让李严率兵镇守汉中。李严知道汉中是诸葛亮的势力范围,自己过去以后会处处受到诸葛亮的限制。所以,李严不但想方设法推脱不去,还要求诸葛亮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是益州牧,李严划出的五个郡都是益州牧所管辖的地盘,这不是虎口夺食吗?诸葛亮此时肯定是火冒三丈,但当务之急是要专心北伐对付曹魏,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诸葛亮的《出师表》大家都读过,在几百字的表中,其核心内容就是让刘禅“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提到了一大批蜀中贤臣,唯独对李严是只字不提,李严可是刘备临终前亲定的托孤重臣,竟然不在诸葛亮的贤臣名单里,很明显这是在排挤和孤立李严。
李严也没有袖手旁观,面对诸葛亮的排挤和孤立开始绝地反击。
李严私下给诸葛亮写信劝诸葛亮加九锡,进爵称王。众所周知,当年曹操加九锡,称魏王后不久,儿子曹丕就篡汉自立了。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称王,表面上是在阿谀奉承诸葛亮,实则是笑里藏刀,想把诸葛亮置于众叛亲离的境地,到时候自己就能以托孤大臣的身份,联合反对派与诸葛亮争权。
诸葛亮是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了李严的心思。诸葛亮的回答也很有水平,他回复李严:自己本是一介布衣,受先帝厚恩,才位极人臣。如今还没有为国家剿灭逆贼,怎么敢称王加锡呢?倘若灭掉曹魏、斩了曹睿,让皇帝陛下返回故都,到时我与诸位一起升官加爵,虽十命可受,更何况于加九锡呢?有些人认为这里的“十命”指的是做皇帝,按照周礼爵位的的划分,“九命”是最高等级,哪来的“十命”?古代皇帝和君王也没有自称“十命”的说法,诸葛亮的“十命”之说是指比加九锡还高的特殊荣誉。意思是,假如能够中兴汉室,比加九锡还高的礼遇我都能接受,何必要急于一时呢?诸葛亮是在告诉李严,眼下最重要是如何中兴汉室,而不是想着升官加爵。
诸葛亮将计就计把李严调离江州
自从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和要求划出五个郡,让自己做巴州刺史开始,诸葛亮就已经看出李严不顾蜀汉大局,只想着为自己谋求私利,如果不把李严除掉,早晚会生祸乱。
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在出使东吴前,私下里对诸葛亮说"李正方腹中有鳞甲",暗示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诸葛亮认为对付李严的时机还不成熟,就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为由,让大家认为自己是可以与李严相忍为国、并肩合作的。
公元230年,曹真率领三路大军伐蜀,诸葛亮为了加强汉中的防务,遂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以当时诸葛亮的军力和汉中的地形气候来讲,曹真的三路大军对汉中根本不会有多大威胁,有没有李严的两万兵力来增援无关紧要,诸葛亮只是想借机把李严调出江州。
江州是李严的大本营,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李严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并提出想要像司马懿一样开府治事。诸葛亮知其意,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让其子李丰接替江州防务,诸葛亮又命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就这样,诸葛亮用了一个骠骑将军的空头衔和一个署丞相府事务的空职位,成功把李严调离了江州。
说到这里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诸葛亮的相府有两个,一个相府在成都,这是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时开始修建的。刘备死后,诸葛亮可以开府治事,因此成都这个相府是蜀汉的政治权利中心,以处理政务为主。另一个相府在汉中,是诸葛亮准备北伐时修建的,由于诸葛亮常年驻军汉中,需要有一个临时的办公场所,便在此也建立了一套相府班子,但是这个相府班子主要以处理军务为主。
诸葛亮北伐准备用兵时就会长期入驻汉中的相府,以谋划北伐方略,让蒋琬和张裔留守在成都的相府,以代替诸葛亮处理政务国事。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相府事务,指的是汉中的相府。汉中的相府主要处理军务,而诸葛亮掌管着蜀汉军事大权,李严即没有参与政务的可能,也没有掌管军务的机会,就只能帮着北伐大军筹运粮草。
可能有人会认为,古代打仗拼的就是粮草军械的后勤补给,诸葛亮让李严掌管粮草的运输,是想重用李严。当年的萧何就是在后方给刘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军士,才能使屡战屡败的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刘邦在封赏功臣的时候首功便是萧何。
其实,李严根本无法与萧何相提并论,因为真正给诸葛亮北伐大军筹划粮草军械的是留在成都的蒋琬。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
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蒋琬负责征调整个蜀汉的粮草兵源,并及时运送到汉中,以保证诸葛亮北伐大军粮草和兵源的充足。那为什么诸葛亮又让李严负责粮草运输呢?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对古代战争粮草筹划和运输不太清楚。
据《三国志李严传》记载: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李严)催运督事。
这里明确指出了李严是催运督事,而不是征集筹划。就是说李严只负责把蒋琬从全国筹划征调到汉中的粮草和兵源,及时运送到诸葛亮北伐的前线。并非负责所有粮草的筹划。因此,蜀汉真正的“萧何”是蒋琬,绝非李严。
李严到底是如何被废的
下面我们来看在李严被贬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也是整个李严被废事件中疑问最多之处。
据《三国志李严传》记载: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李严)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杀都运岑述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
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剌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代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乃废平为民,徒梓潼郡。
诸葛亮联合大臣废黜李严
在第四次北伐期间,诸葛亮让李严负责督运粮草,恰逢秋夏之际阴雨连绵,以至于李严无法将粮草无法按时运抵前线,便派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通知诸葛亮退军。
这里有个争议,《三国志李严传》用的是“喻指”,字面意思是“知晓旨意”,就是说李严让参军狐忠、督军成藩把运粮不继的事情告诉诸葛亮,让诸葛亮赶紧退军。另外“喻指”也通“谕旨”,所以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把“喻指”理解为李严假传刘后主的旨意让诸葛亮退军。要知道在古代假传旨意可是要砍头的,所以弄清楚这个问题很关键。
由于古文经常一词多意,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遇到分歧也是很正常的,那么这里我们该如何理解呢?如果单看“喻指”一词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歧义,但是我们看完后边的记载“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似乎就会豁然开朗。古文在礼节方面用词是很讲究的。如果真是李严让诸葛亮退军的,这里应该用“劝亮来还,亮纳之以退军”,诸葛亮是李严的上司,下属给上司提意见要用“劝”,上司接受了要用“纳”。但陈寿在这里用的是“呼”和“承”,“呼”是叫、唤的意思,“承”是顺从、迎合的意思。显然这是上司对下属的命令,诸葛亮的上司也只能是蜀汉皇帝刘禅。所以这里应该理解为,李严是在传达刘后主的旨意让诸葛亮撤军。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李严果真是在假传旨意,为什么诸葛亮在弹劾李严时没有提这项罪名呢?只要这一项罪名成立,李严连性命都保不住。本人认为李严既没有胆量,也没有必要去假传圣旨,让诸葛亮撤军的应该是刘禅本人的旨意,而非李严假传圣旨。既然是刘禅的旨意,李严为什么做贼心虚呢?刘禅为什么会下旨让诸葛亮退军呢?看到这里,想必大家更是一头雾水,这也难怪,蜀汉不置史官,很多记载都是道听途说的,自然会有很多矛盾之处,我们也只能通过文献记载,把矛盾之处用合理的推断来化解。
我们先看诸葛亮发动的五次北伐的时间:除了第二次北伐是为了策应东吴与曹魏的石亭之战选在冬季外,其余四次全是选在春季开始进军,到夏秋之前就结束了。这主要是由于到了秋夏之际汉中一带会进入雨季,蜀道本来就艰难,再加上阴雨连绵,蜀军的粮草是无法正常运到前线的。
在第四次北伐期间,李严雨季运输粮草不继是很正常的,诸葛亮也心知肚明。便借机上书后主刘禅责备李严运粮不继,致使北伐大军不得不放弃当下的大好局面,于是刘禅便下令让诸葛亮撤军。毕竟秋雨连绵不利于大军北伐,更何况诸葛亮也早有撤军的打算。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这里是李严让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达后主的旨意。并非是李严假传旨意,也不是李严上书刘禅让诸葛亮退兵的。诸葛亮撤军之所以要上书刘禅,就是想把这次北伐失败的责任归咎于李严粮草运输不继。
诸葛亮北伐
李严也担心诸葛亮拿这个问题来难为自己,便对外宣称:“军粮充足,何以便归?”同时上奏刘禅说:汉中军粮充足,诸葛亮假装退兵,是想要诱敌深入以聚歼。我们来仔细分析李严上奏刘禅的内容就会发现,其实李严并非完全说谎,最起码表面上说的情况是真实的。
首先,汉中的军粮确实充足,由于阴雨连绵无法及时运抵前线。而李严只是强调军粮充足,并没有提到粮草运输的问题,从字面上讲也不能算说谎,当然运粮不继李严同样有责任,李严却刻意回避这个问题。
另外,李严说诸葛亮伪退,欲以诱敌以战。事实上诸葛亮确实引诱魏将张郃追击,在木门谷设伏将其射杀,只不过诸葛亮是真退军而并非伪退。李严不在军中,弄不清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也是可以理解的。就诱敌深入,射杀张郃这一事来说,李严说的也是实情。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诸葛亮联合众将弹劾李严时,没有提到欺君这项罪名的原因。
李严为了推脱自己“运粮不继”的责任,还计划把运粮官岑述杀掉。这个岑述可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运粮官,他可是诸葛亮非常信任倚重的人。
据《三国志杨洪传》记载:
后裔(张裔)与司盐校尉岑述不和,至于忿恨。亮与裔书曰:(诸葛亮)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岑述),而君不能忍邪?
意思是:后来张裔与司盐校尉岑述不和,以至于积怨成恨。诸葛亮写信给张裔说:“我自以为与你已是古人所说的'石交'了。石交之道,就是为了朋友的利益而举荐自己的仇人,为了表明心志而割下自己的骨肉,都决不会犹豫推辞的。更何况岑述是我所信任的人,你怎么就不能容忍他呢?”
这里明确指出,诸葛亮对岑述是非常信任的人。李严选择杀岑述,显然是要把运粮不继的事往诸葛亮身上推,毕竟岑述是诸葛亮举荐的,出了什么事诸葛亮同样要担责。结果李严走漏了消息,让岑述给逃走了。
岑述逃跑后,肯定第一时间就把李严想要杀人推卸责任的阴谋告诉了诸葛亮。李严深知诸葛亮这次肯定不会放过自己,想要托病逃往沮县和漳县,后来又想逃到江阳,参军狐忠见李严大事以去,便劝谏李严放弃逃跑的幻想才能保住性命。
诸葛亮回到汉中后出具李严前后书笔和奏章,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这里的前后书笔和奏章不应该理解为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因为诸葛亮和李严此时都在汉中,怎么会拿到李严给刘禅的奏章呢?而且前边已经分析过,李严给刘禅的奏章里提到了汉中粮草充足和诸葛亮伪退诱敌射杀张郃这两件事,并不算说谎。因此,诸葛亮出示的书笔奏章,只能是李严写给诸葛亮或者写给其他前线将领官员的手书和奏章,里边大概内容应该就是李严为了推脱自己“运粮不继”的责任,编造的一些谎言。
诸葛亮抓住这次机会,联合蜀中二十二位官员和将领一起弹劾李严。而这二十二位官员和将领几乎都是常年跟随诸葛亮处在北伐的最前线,看来李严在汉中地盘上还真是另类。在李严被弹劾后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替他说情,也说明李严在蜀中确实被孤立了。一位先帝托孤大臣混到这种地步,不得不说其为人处世有很大的问题。
诸葛亮的制胜之道
诸葛亮废黜李严一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事件。从刘备托孤以后两人就开始明争暗斗。诸葛亮利用自己的政治威望和能力逐渐把李严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而李严也不甘示弱,一直想要夺回自己应有的权利,可惜李严的手段实在不怎么高明,面对诸葛亮的进攻只能节节败退,直到最后自己乱了阵脚,被诸葛亮一击即溃。
我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真的那么热衷于权利斗争吗?这似乎与我们认识的那位“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大相径庭。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拘小节,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都是需要一些手段的。诸葛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要在蜀汉建立一个高效、法治、公正、廉洁的社会制度,并寄期望于把这项制度推向全国。无论是谁,只要阻碍这项制度的推行,诸葛亮都会毫不犹豫的予以打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需要掌握绝对的权力,也绝不容许其他利己者来阻挠。
显然李严对诸葛亮不够了解,非要与其一较高低,成为了诸葛亮实现理想抱负的绊脚石,诸葛亮便只能拿他开刀,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也是情理之中。如果论政治手段和政治觉悟,十个李严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诸葛亮,李严恐怕至死都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落败!
诸葛亮虽然大权独揽,但是他从来没有拿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私获利,反而是勤俭节约,任劳任怨。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袁子》曰:
“(诸葛亮)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不下怨。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
蜀国在诸葛亮的依法治理下,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以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若,风华肃然。这是诸葛亮能得到蜀人爱戴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只为一己之私的李严斗不过诸葛亮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揽权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完成自己未尽的事业;李严夺权是想要壮大自己的势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孰高孰低,高下立判!更高明的是诸葛亮对自己的政治对手绝不赶尽杀绝,即使李严处处与诸葛亮作对,但在被废为庶人后依然让其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还提拔重用了其子李丰为朱提太守。这不仅让自己的政敌变成了盟友,还让诸葛亮大公无私的形象响彻蜀汉云霄,同时也感化了一些潜在政敌,使得自己以后的反对者越来越少,拥护者越来越多,这样诸葛亮才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对付北方的曹魏。
诸葛亮
可惜天不假年,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在第五次北伐之中病逝归天。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后,就发病而死。李严生前还寄希望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他认为除了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愤发病。身处此情此景,不禁赋诗一首:
一代名相殒命天,瑟瑟秋风五丈原。
故人闻丧悲愤绝,冤家宜解不宜结。
作为蜀汉三大疑案之一的“李严被废事件”至此告一段落,然而似乎有些意犹未尽,我们对历史上的某一事件不能只局限于抨击评判,而是要明白其事件背后隐藏的人生哲理,作为我们日后为人处世的重要参考:
最高明的政治手段不是“赶尽杀绝”,而是“以德服人”;最深奥的政治觉悟不是“排除异己”而是“大公无私”。要懂得——尊重自己的对手,善待自己的敌人,才能够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