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死前的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为何读过的人都会泪流面面

日期:2023-10-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崇祯临死前写了什么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更是成为明朝骨气的象征,这一点我们从崇祯帝在面临李自成大军破城之时的选择,便可见一斑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成席卷之势,直驱北京。李自成的成功与明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之下的必然结果。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小冰河气候之下干旱、蝗灾等极端气候频发也加剧了自耕农的破产,导致了流民日众。最终财政危机之下,崇祯帝不得不裁撤驿站,李自成也应声而出。而在李岩、牛金星等谋士的建议之下,“均田免赋”的口号,也极具诱惑性,纵使崇祯帝在统治伊始依靠洪承畴、左良玉打的李自成只余十几骑,但此时的皇太极大军入寇,也让李自成获得了喘息之机,随后实力大增。

  1643年,李自成消灭了陕西总督孙传庭,这也意味着大明王朝在北方地区已经没有建制的机动部队来剿灭李自成了。随着李自成大顺政权的建立,攻取北京也已是顺理成章

  最终,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开始围攻京城。此时崇祯帝已然无力回天。

  作为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乃是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也是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

  父亲朱常洛从小便为万历帝朱翊钧所厌恶,更兼之在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中由群臣和李太后干预之下,他才得以被立为太子。而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无一不直指福王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最终即便是父亲承位,也不过不足月便亡。

  作为父亲的第五子,朱由检的母亲也只是婢妾,更是在五岁时被下令仗杀。他也先后被庶母西李、庶母东李抚养,在哥哥朱由校承位后,他才得封为信王。

  但他的哥哥朱由校,在承位之后,虽然就统治效果而言,利用魏忠贤打压东林党,也短暂的 抵御了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攻势。可惜的是,不久他便溘然辞世。

  于是,没有留下后嗣,作为亲兄弟的信王朱由检也被便成为了继任之君,是为崇祯帝。不得不说的是,崇祯帝十分勤政,也颇有中兴之志,更是上任伊始便将阉党魏忠贤处死,改为重用东林党。但是当二百多年的积弊沉积外加鼠疫、极端天气这些矛盾累积,又岂是一个从小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的朱由检所能够改变的。

  面对李自成的大军,他又想过迁都,但被忠贞的东林党们阻止;君臣失和、君臣离心之下,最终也终于酿下了此番结局。

  经过一日的攻打,早就没有了抵御之心的京畿被攻破。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崇祯帝眼见大势已去,在将子女家人或者送走,或者处死后,最终他选择与太监王承恩来到了煤山之下,而在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短暂的33年生命。

  作为帝王,作为失败者,在临死之前,他在蓝色袍服上书写到:“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在面临失败亡国之时,还不忘百姓的安危,可见他的爱民之心。就在李自成找到他的尸首之后,将他的尸身葬入田贵妃墓中,后来在满清入关之后,又修思陵,追谥为庄烈愍皇帝。

  在十七年的统治生涯中,崇祯帝几乎从未缺席过早朝,更曾数次下罪己诏,但奈何彼时的大明早已是“药石无治”,在看了他留下的最后一封信后,仍有体恤民众之志,又怎会不让人泪流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