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汉武帝和匈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匈奴之祸是秦汉两代的心腹之患,在汉武帝时期汉朝发起了大规模反击匈奴之战。虽然这几次大规模战争取得了胜利,给匈奴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彻底解决匈奴之祸。卫青、霍去病北伐战功颇丰,但是在之后李广利、李陵、赵破奴又被匈奴打得全军覆没。为什么汉武帝不能彻底解决匈奴之祸?将军的指挥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是更大的因素是庞大的战争成本掣肘了北伐规模。今天我们就从战争的成本上看汉武帝为什么不能彻底解决匈奴之祸。
养一个兵的开销
吃饭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想要士兵打仗就必须填报士兵的肚子。士兵在前线以战养战的不稳定性太大了,而且北方草原上人烟稀少、西北更是百里无人烟,天然的“坚壁清野”。士兵的吃饭只能靠朝廷补给,这一个后勤成本非常大。汉武帝的大臣主父偃就曾经算过一笔账,要是把中原的粮食运到北方,每运一石粮就要消耗192石的粮食(注释1)。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居延汉简》记载一个士兵每个月需要吃3.3石的粮食,从后方运过来3.3石的粮食的代价大概需要600石的粮食损耗,要知道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累死累活的耕种、不吃不喝的存粮也勉强才300石(注释2)。前线士兵吃一月的粮食够后方十个百姓吃十二个月,这就是差距。而且在当时一个大将军的月俸也不过350石,一个将军的工资也勉强够往前线运1.5石的粮食。
这个粮食不是你说运就运的,在当时运输手段是有限的,只能靠人挑马驮。而且战端一开,战马都用到军事领域了,谁还给你拉粮食用啊。葛剑雄教授根据秦汉史料以及《梦溪笔谈》推算在当时要想供一个前线士兵吃饭,那么至少需要有15个民夫专门为他拉运粮食。综上所述,要想供一个士兵在前线吃饭,需要7760石左右的粮食(25个家庭不吃不喝的年收入),15个民夫为其拉运粮食。汉军第一次出塞派遣了四万骑兵,但是有5万步兵、十万民夫为这四万骑兵提供后勤保障,由此可见在当时骑兵的后勤成本要比步兵的成本还大。而且这还是最简单的吃饭问题,你总不能只让士兵啃馒头大米吧。我们就别说肉了(一个家庭年收入才够买一头猪(注释3)),一些配菜、盐巴这些东西总需要准备的吧?
这一点汉朝也有对应的记载,一石盐巴能让27个士兵吃一月(注释4),运一石盐巴同样需要192石粮食的消耗。而且还有士兵的衣服、装备之类的开销,这些从后方运过来之后就是天价的东西。我们就算不去算那些杂七杂八的开支,仅在前线养十万士兵一月就需要6000万石的粮食,够后方百万百姓吃十二个月。这只是养一个月的成本,成年累月的屯兵和征战需要多少粮食?《两汉军费问题研究》对汉朝士兵的开支也有所梳理,汉史专家胡宏起认为西汉一年要支付一个士兵3900钱的生活费。除了生活以外还有工资、奖励,这些成本也是非常大的。
有人会说汉军屯田也会带来收入,但事实上这些收入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由于西北降水量不够,土地亩产还不足0.7石(《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陈直著),在这里屯田的收益绝对是亏本的。《汉书·食货志》记载七十万人被安置到边境,然后全部由政府负责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开销“费以亿计”。汉朝多次安置百姓到边境,其目的并不是开发边疆,而是要百姓戍边。
丧葬费
丧葬费就不想单独拿出来讲了,因为在北伐时期将士们死后暴尸荒野的太多了,国家哪来的钱把你的尸体从北方运回来。而且就算国家有钱运尸体,路途那么遥远,还没回来尸体就腐烂了。关键是腐烂的尸体散播细菌,很容易导致瘟疫横行。丧葬费对应的就是抚恤金,但是由于没有史料证实,所以这件事存疑,不好统计成本。
奖励费
奖励费就是奖励士兵作战有功的费用,元朔六年、元狩二年、元狩四年三次奖励总数170万斤黄金,而且这只是大规模战役,汉武帝时期汉朝发动了44次北伐,奖励费难以统计。当然了这笔钱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要知道这笔开支差点拖垮汉朝,所以很多士兵往往都得不到这笔奖励。由于没有全部发放,所以不能按照史书记载的数字统计,但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军费负担已经非常大了,汉朝连给士兵的奖励费都没了。
庞大的军费导致的后果
庞大的军费沉重着压迫百姓,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危机出现,具体如下:
1:农业发展停滞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农业发展停滞,朝廷安置七十万百姓在边疆,这需要多少人为他们运送粮食?而且多次出兵北伐,士兵们的后勤都需要农夫押运。我们之前也算过账,边境一个人的生活需要15个人专门为他押运粮食,这么多人吃饭需要多少人押运粮食?占用如此大量的人口,农业发展怎么可能不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汉朝七十多年积累的农业发展毁之一旦,国强民富的局面一去不返。
2:人为制造通货膨胀
这一点就是印钱了,老祖宗对这一手也非常熟悉。汉武帝先是收回了郡国的铸币权,然后通过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来搜刮天下财富。对于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我简单来说一下汉武帝是怎么操作的。汉武帝最初是和地方一起发行五铢钱,但是汉武帝又单独搞了一个赤仄钱,然后强令后者的价值是前者的五倍。汉武帝通过“一当五”的手段强令用虚币敛财,导致官吏和百姓纷纷抵制币制改革,因此在币值颁布一年后就废除了。不过汉武帝是换了比较温和的手段,通过控制钱币质量来人为制造通货膨胀,几次货币改革之后朝廷获利颇丰,但是朝廷的信用大打折扣,民怨四起。
3:朝廷与民争利
这一点其实涉及到很多政策,比如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盐铁专卖等政策。前者均输平准主要内容就是催生了官商,但是这些官商利用权力、财富把其他商人迅速搞垮,自己垄断市场牟取暴利;算缗告缗其实就是制定一套个人所得税的收税标准,然后鼓励百姓告发别人偷税漏税,朝廷借机严惩那些偷税漏税的商人和富户;盐铁专卖的目的并不是打压商人,而且通过控制盐铁价格来收隐形税。我们后世已经很难体会这些政策对百姓的破坏了,但是史书记载汉武帝晚年时天下流民数百万,平均十个人就有一个流民,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比例。
总结
汉武帝晚年都在反思自己的做法,而且担心汉朝会布秦二世的后路,所以立霍光为辅政大臣,并且开始长期的休养生息政策。这一些的根本都是因为庞大的军费开支拖垮了汉朝的财政,为了打仗汉武帝破坏了民生、经济、农业,汉朝多项领域都因军事遭到或多或少的打击。而且我们在上面也算了汉武帝北伐的开支,庞大的开支限制了北伐规模。如果中原有百万大军挥师北上,那么游牧民族的问题自然好解决。但是中原无力让百万大军北上,若干年后隋炀帝尝试挥师百万东征,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当然了,汉武帝北伐的获利也是非常大的。收回河西走廊就是最大的收获,而且俘虏牛羊百万头。从经济上看这绝对是亏本的,但在军事领域绝对是赚的。只不过汉朝无力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所以无力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
注释
1:《汉书·主父偃传》:"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颜师古注:"六斛四斗为钟,计其道路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至。
2:《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3:《盐铁论·散不足》:“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
4:《汉书· 赵充国传》: “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