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魏武卒那么厉害 魏国后期为何不重新组建一支部队

日期:2023-10-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武卒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战国时期的魏武卒就像是清朝末年的北洋新军。都是国家花大力气,以高标准、高待遇、高要求,严格训练出来的一支新式军队。用魏武卒创始人吴起的话说:兵不在多而在治。兵多了没用,还浪费粮食。应该用变态标准考选士兵,组建一支新式精锐部队。所以魏武卒为啥厉害?因为它在其它军队眼里,就是一支特别变态的特种部队。

  那么魏武卒的标准和待遇到底有多高呢?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各个都是负重高手!也基本上都是新兴地主。

  

  先说装备,魏武卒的士兵,每一个都要手执长戟,腰挂铁剑,背上背一面犀面大橹和一把强弩,并且还有带五十发弩矢。光这些玩意加起来,小几十斤就有了。除此之外,魏武卒身上还必须要披上三重甲,出征之时还要携带三天军粮,再算上这些,估计有近百斤的负重。

  以为这就完了么?当然不是了。魏武卒的标准中还有一条,带上这几十斤的装备,还必须能够在半天内连续急行军一百里,否则就是不够格的魏武卒。并且主帅吴起还是一个严于治军之人,他的治军信念其实就是一条:服从!服从!还是服从!让你干嘛就干嘛,哪怕是前面是悬崖也要勇于往前走。由此来看,当时的魏武卒就是现在的特种兵,而且还是大批量复制生产的特种兵。

  说完标准再说待遇,两个字总结:优厚。在当时凡是能被录取为魏武卒的人就能分到百亩的土地,可以解除与奴隶主的附庸关系,成为有自由身份的人。这也就是说,当兵在当时是一个摆脱贱民身份的捷径!虽然当兵可能会战死,但是也比一辈子当奴隶要强很多。后来魏国对魏武卒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凡是入选武卒的人,一律免除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税。如果有战功,还能获得爵位。这种待遇,在当时只有魏国的军队才有。所以魏武卒的战斗积极性远超六国的军队!

  前面吹了半天都是账面上的东西,那么魏武卒早期的真实战绩如何呢?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变态!

  第一次河西之战时,魏文侯以吴起为将,五万魏武卒渡过黄河,从现在的陕西韩城一路向南杀到了华县,秦军不敢迎战。只能退守至洛水以西,沿河修建防御工事,河西之地由此落入了魏国之手。

  秦国遭此大败,绝逼不能忍。于是在秦灵公的鼓动下,秦军组织了一支五十万的大军发动了反攻。吴起仅以五万魏武卒迎战,就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五万步卒,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据后来人统计,吴起率领的魏武卒,从攻下函谷关开始,大大小小历经了六十四战,无一败绩。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春秋强国之一的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秦人被灭国,放佛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如此牛掰的魏武卒是如何衰落的呢?这还要从魏武卒的主帅吴起受排挤,被迫离开魏国说起。

  吴起是平民出身,在当时的那种环境,平民很难有提升的空间。所以吴起早年是通过了一些特殊手段才爬山了统治阶级的。比如他在鲁国时,就干过杀妻求将的事。后来到了魏国,因为私德问题,跟魏国大臣李悝有矛盾。李悝说他:贪虚名而好色,私德差,不能重用。所以吴起一直都在前线作战,挤不进统治阶级的核心圈。后来吴起想做丞相,就与田文争相,失败后又跟魏国的贵族失和,只能逃到了楚国。

  一只军队的创建,统帅就是灵魂,如果统帅离开了,军队也就失去了灵魂。吴起虽然私德方面有很多缺陷,但是他善于用兵,而且廉洁公平,愿意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是个非常称职的军事统帅,士卒也非常的拥护他。

  等到吴起离开后,统帅魏武卒的将领就变成贵族了。当然不是说贵族不好,而是说贵族往往比较摆谱,远离群众。这样一来,魏武卒的士气就有下降。

  另一方面,吴起在的时候,往往是打一个拉一个,绝不跟两个国家同时结仇,以保证魏武卒出征时,不会多线作战。结果等到吴起离开魏国后,尤其是魏惠王登基后,魏国在外交方面出了大问题。特别是著名的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当时齐国、楚国、秦国、赵国、宋国和卫国,六国同时群殴魏国。打的魏武卒多线疲于应战。这要是别的国家,早就被打趴了。所幸是魏武卒,最终扛下来了。

  然而魏国君臣记吃不记打,几年之后又惹怒了诸国,再次被秦国、齐国群殴,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十万精锐被全歼,元气大伤!最要命的是,这些都是已经形成战斗力,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

  后来魏惠王想重新训练魏武卒,但是以失败而收场。究其原因,大致由三方面。

  第一、国力负担不起。

  魏武卒开销巨大,别的不说,仅装备这一项就不是一笔小开支,若是强盛时期的魏国还是可以负担的,可是此时的魏国,已经被秦国打的残破不堪,失去河西六城和大片土地,已经无法保证魏武卒的土地配额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大大降低!而且由于长期征战,魏国的土地收入大量缩减,再想养活这么一支精兵,谈何容易?

  第二、国内腐败。

  魏国的变法虽然最早,但是力度并不大,只是从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入手,政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动作。这就导致其它国家也开始新政变法后,逐一都超过了魏国。当时的魏国,土地兼并严重,很多魏武卒都沦为了军事农奴。并且魏武卒中也存在军官中饱私囊,克扣军饷的现象。上梁不正下梁歪,魏武卒的本质产生了巨变。后期的魏武卒,已经不是吴起最初练出来的那支精锐之师了。

  第三、魏武卒的制度落后了。

  魏武卒不同于秦锐士,魏国的武卒制度属于募兵制,最大的问题是随着士兵的年龄增加,战斗力下降厉害,而且老兵因家里有房有地,都是地主阶级,打仗更惜力怕死,因为一旦死了就领不到俸禄,因此打仗时往往要么大胜,否则就是全军覆没,老家破产;要么打仗时争相逃命,比如伊阙之战。而秦军的是一世制,老爷子取得的功绩不能世袭,儿子想要享受同等待遇就要自己去争取。

  另外还有一点,魏武卒的损失,是断层式的损失。后期花大力练的武卒,都是新兵,这些新兵蛋子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有作战技巧,在硬件上就跟老兵隔了档次。如果要培养他们的经验和技巧,那就得跟周边国家打仗。周边国家也不傻子,会眼睁睁的让魏国咸鱼翻身?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桂陵、马陵等战役损耗了大部分魏武卒精锐后,这支天下无敌的雄狮几乎不复存在了。

  现在回看魏武卒的兴亡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道理:任何精锐部队,都不可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魏武卒建造成本高,士兵装备好,对国家的国力有较大要求,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君臣一心,将士一心,各方面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一旦当国家处于下沉时期,政治黑暗,体制落后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魏武卒之所以能打,离不开吴起的治军,离不开魏国国力的支持。但是如果这两项都没有了,治军不严了,社会地位下降了,战斗力下降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很多,就拿开头打比方的北洋新军来说,初期厉不厉害?后期沦落的速度快不快?所以说,魏武卒的历史并不只存在于历史,对现实也有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