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寿是什么人向来仁慈的建文帝为什么要亲手杀死他

日期:2023-10-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明朝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文帝朱允炆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他的父亲朱标一样,性格温文尔雅,为人宽和,甚至到了过于仁慈的地步。比如说“靖难之役”过程中,朝廷的军队其实完全可以杀掉朱棣,但建文帝却下诏“勿使朕有杀叔之名”,结果让前线将士束手束脚

  还比如说,李景隆率领六十万军队多次惨败,搞得朝廷兵员捉襟见肘,建文帝却不予惩罚,反而继续任命他守卫南京城门。结果,李景隆暗中投降,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城,导致南京不战而下。不过就在失踪前,向来仁慈的建文帝突然发狠,居然亲手杀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被建文帝杀死的人非同小可,他名叫徐增寿,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儿子。徐达有四个儿子、四个女儿,长女就是朱棣的正妻,长子名叫徐辉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而徐增寿排行第三。他在幼年时跟随父亲徐达进宫,朱元璋赐名“增寿”,然而却没长寿。

  徐增寿出身将门,也喜欢打打杀杀的,所以一直担任武职,官至左都督。洪武末年,朱元璋命朱棣北征乃儿不花,徐增寿也跟随姐夫参加了这场军事行动。朱棣在造反前,就一直积蓄实力。建文帝就把徐增寿找来询问,徐增寿跪下说:“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

  说是这么说,其实徐增寿早就熟知朱棣的计划,而且一直暗中将朝廷方面的情况传送给朱棣,“及燕师起,数以京师虚实输于燕”。甚至可以说在徐增寿就是朱棣在朝廷里面的“间谍”,为“靖难之役”的取胜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上之举义,增寿最效勤诚”。

  而徐增寿的大哥徐辉祖,则与弟弟完全不同,他对建文帝忠心耿耿。朱棣造反前,他的儿子朱高煦还在南京,偷了徐辉祖的良马逃跑。徐辉祖当即意识到情况不妙,一面派人追击,一面上奏建文帝。因此,徐辉祖虽然也是朱棣的妻弟,但建文帝对他很信任。

  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徐辉祖还曾一度奉命率军北上,“败燕兵于齐眉山,燕人大惧”。燕军渡江后,徐辉祖“犹引兵力战”,朱棣进城后,他“独守父祠弗迎”。徐辉祖拒绝承认朱棣的帝位,有关部门在审讯他时,“惟书其父开国勋及券中免死语”。朱棣很生气,但也没杀徐辉祖,将其囚禁而死。

  再说徐增寿,他就不一样了,一直暗中协助朱棣,泄露朝廷机密。眼看着燕军打进南京城时,建文帝才发觉徐增寿是“内奸”,这位向来仁慈的皇帝,再也遏制不住自己的怒气,他将徐增寿召到宫中,“诘之,不对”。仁弱的建文帝亲手挥剑,将徐增寿杀死在右顺门庑下。

  之后,建文帝就失踪了。朱棣顺利进入宫中,发现了徐增寿的尸体,当场抚尸痛哭,命人厚葬于徐达墓附近。朱棣登基后,分封靖难功臣,他没有忘记徐增寿,“封武阳侯,谥忠愍”,没过多久,“封定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以其子景昌嗣”。

  也就是说,虽然徐增寿没有等到朱棣“胜利”的那一天,但他也被列入靖难功臣的行列,而且级别很高,是可以世袭的国公。徐辉祖死后,他的儿子也被恢复魏国公的爵位。自此徐达家出现了两个世袭的爵位,一个是居于南京的魏国公,一个是居于北京的定国公,堪称是明朝最显赫的家族,直到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