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魏忠贤到底该不该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表示当年的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突然间后悔了,认为自己不该杀魏忠贤,因为朱由检从自己的哥哥天启手中接过大明的时候,天启皇帝就跟崇祯说过,不要杀魏忠贤,当时崇祯认为是多年的情感,所以天启才会如何说,直到城破的那一刻,崇祯才明白并非如何。
其一、剪刀、石头、布。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魏忠贤该不该杀,或者说杀了之后又该如何。
其实魏忠贤的作用很大,我们可以用剪刀、石头和布这样的方式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崇祯皇帝在某种方面可以称之为明君,最码他从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兢兢业业的为了大明而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太对而已,我们可以说他论成“剪刀”吧。
大明朝中重臣,也就是那些所谓的东林党,或者说整个朝中的臣子们,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能从天下万民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朝中的重臣,只能说脑子相当的好使,但是跟大明的皇帝不是一路人,我们可以比喻成“石头”。
后宫当中的太监,也就是魏忠贤这些人,打着皇帝的口号对朝中的重臣进行各种的镇压,相比起这些脑子好使的文臣来说,这些太监就跟那些不讲理的强盗差不多,可以说这些东林党遇到魏忠贤,就好比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我们把这些人设定成“布”。
其二、三方势力之间的相生相克。
这样一比较,是不是整个朝中的形势瞬间一目了然,崇祯身为大剪刀跟朝中的臣子们商量很多事的时候,可能会触碰到臣子们的利益,所以这些重臣们就会跟崇祯进行硬刚,不论崇祯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这些朝臣们都会给他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毕竟这些人一辈子都是跟书本打交通,早就把辩论这种事当成了家常便饭,而且朝中那么多的大臣,可崇祯只有一个人。
不论崇祯如何出招,都是一大群人在跟他对拼,哪怕崇祯天天不睡觉,也耗不过这些朝臣们,毕竟这才是他们的专业,这就是石头完克剪刀。
如果此时让后宫的那些太监们上场,情况瞬间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魏忠贤的学历我们也明白,能把自己的名字认全就已经很不错了,魏忠贤在进宫之前就是一个无学无术的混混,如果不是实在混不下去了,也不会来宫中当太监。
魏忠贤这些人在处理朝中的很多问题上面,都是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或者说用下三流的方法。
要知道只要是人就一定会犯错的,朝中的重臣就算再怎么克制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们的家人却不会呀,说不定还会更加的嚣张,可以说这都是魏忠贤对待朝臣们的突破口。
再加上太监们所控制的东、西厂与锦衣卫都是以监控百官为主的,那么可以捉到的小把柄就会越来越多,不论朝臣们这个石头有多硬,魏忠贤等太监总会有办法将这些石头用布给包住。
这么说吧,人在喝了酒的情况下总会借着酒力胡言乱语,万一要是说一些对皇上不利的话,而这些话又正好锦衣卫听到了,这算不是算证据,再加上时间、人物与地点,直接就可以给你弄成铁证。
所以这就是朝中的重臣们非常害怕太监掌权的原因,因为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但凡被人捉到一点小毛病,那就全完了。
可以说魏忠贤这些人完全就是处在规则之外,跟这些规则之内的朝臣们玩游戏,相当于开着金手指在打一群新手小学生,打不赢才是见了鬼了。
但看似权力滔天的太监们却又是依俯在皇帝的身后,才可以活下去,不论后宫的太监权势有多高,只要皇帝一句话,这些太监就会被全部清除干净,因为他们自己没有任何的权力,这些权力只是皇帝所赐予的。
其三、士大夫与崇祯就不是一路人。
所以说崇祯手中的这把剪刀想什么时候把这些太监给剪除就可以剪除掉,因为这一切都是崇祯给予他们的。
但是崇祯皇帝在自己即位之后,果断把太监手中的布给收回来了,可能是为了让朝中的大臣们放心的为大明效力吧,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大明的朝中已经形成了这种三角关系,不论是朱厚照的时候,还是天启,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已经形成了这种相处关系。
虽说朝中的重臣喊打喊杀,可真要让他们跟太监们对拼,却也没有几个人敢上,毕竟这么多年来想出头的重臣早就被杀光了,能留到现在的朝臣都是明哲保身的能手。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以前因为有太监的压制,所以这些朝臣们不太敢有太多的小动作,现在一下子没有了天敌,那私下里各种的小问题开始层出不穷,但正是这些小问题,慢慢的累积成了大问题。
尤其是当时的大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一步,以前还有太监在想办法为大明的国库着想,可是崇祯亲自把自己的这个助手给砍没了,现在没有人帮崇祯捞钱了。
而且崇祯还天真的相信朝臣们会帮他一起渡过难关,可是这么多年来那些一身正气的大臣早就在跟太监们的争斗中变了味,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些人跟那些太监不相上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只是太监们都是依附在皇帝身后才能活的存在,而这些重臣们跟皇帝可不是一路人,如果把太监比成皇帝身边的家奴,这些大臣可能就是为皇帝打工的职员而已。
既然不是一条心,崇祯怎么可能还指望这些朝臣们为自己效死命呢?这些人只是为自己打工的而已,就好像我们现代的大公司,其中有无数的员工都是在为公司打工,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你让他们跟大老板一样拼尽自己的全部,并且还要把自己的家产也拿出来,只能说你想多了。
但是整个天下又不能缺少这些打工的职员们,只是这些打工仔在某些时候尽可能的为自己多谋一些好处而已,可是这些好处却真实的在损害着大明的江山。
以前还有着太监这样的监督部门在看管这些职员,也许某些地方可能会用力过度,从而造成了一些伤害,但是整体来说却可以让大明运转更加顺利。
其四、崇祯破坏了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
而现在崇祯却把这些监督部门全部给取消了,只是希望大家在道德上好好的约束自己而已,只能说崇祯太天真了,就好像你会相信一个熊孩子不经过管教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听话的孩子一样。
崇祯的一生可以说都在跟朝中的这些大臣们争斗,而且还是种的明争暗斗,但是自己的位置决定了他很多方法不能使用,比如说知道某个大臣贪污严重,可是自己却没有证据,所以只能干瞪眼,却拿对方无可奈何。
因为崇祯代表的皇帝,是大明的天子,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合情合理,一旦做一些过头的事,就会被认为是昏君,那么天下大乱,或者说朝臣出问题,就都是崇祯的黑锅了,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崇祯把自己手中最强大的利器“布”给扔到了一边。
也就是魏忠贤,或者说以太监为主的不讲理的这些势力,可以说这一股势力对待朝中那些贪污或者说有问题的大臣,是最好用不过了,实在找不到证据还可以栽赃陷害,反正只要是目地达到了就行。
可是这一切崇祯是没法去干的,所以李自成在城外要求几百万两银子,自己就会去打满清的要求,崇祯是真心拿不出钱来,但凡国库当中有钱,崇祯说什么也要先把李自成给哄走再说,只要这些人还没有攻破京城,大明就不算亡。
崇祯早就从某些渠道知道了朝中的大臣家中有着无数的钱财,可是碍于规则,却不能向这些人动手,哪怕是借,朝臣们也不愿意。
说实话这些朝臣不借也是有原因,为什么国库一毛钱也没有了,可是朝臣们却有如此多的钱财,当时是借给了皇帝,可是这些钱你总要给个说法吧,这就相当于把证据送到了皇帝手中,万一要是崇祯小心眼,来个秋后算账,这些人怎么办。
可以说大家都是很无奈,以前太监在的时候,用了各种的名目来强取豪夺,但是大家都认了,可现在没有了太监来搞钱,自己又不能亲自把钱送过去,只能说后悔的不光有崇祯,连这些臣子们也很后悔跟纠结。
因为大明如果当真完了的话,也许少数人可以逃过一劫,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在这场混乱当中受到巨大的损失。
所以朱由检在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天启会跟他说魏忠贤不能杀,原来根本的原因在这里,不是不能杀,而是自己没有适合的“布”之前,魏忠贤是真心不能杀,不然这个所谓的剪刀、石头、布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总结
我们都知道生态链如果被打破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只能说没有天敌的一方会无限的生长,一直到把整个环境都给破坏完为止,或者说出现一种新的天敌,但是崇祯用了十几年的时候,都没有明白自己缺少了什么,而朝中重臣更是不会给崇祯讲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大家都在眼睁睁看着整个大明一步步的走向灭亡。如果崇祯早一天知道所谓的剪刀、石头与布之间的关系,也许大明还不会因为没钱而崩盘。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