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十一岁在家摆地摊,四十九岁就投降清朝

日期:2023-10-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洪承畴,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洪承畴福建人,自小聪明好学,十一岁因家境贫苦最终辍学。后帮助家里买豆干,维持家里生计。可是辍学没有阻挡他对知识的追求,他在卖豆干之余,经常到村里书堂外听洪启胤讲学。后被洪启胤发现,几番交谈觉得他是一个报复不凡的人 ,决定免去他的学费,使他重返书堂。就这样在书堂潜心读书五年他博览群书,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万历四十四年他中举,崇祯元年开始崭露头角,斩杀三百人,解围韩城困局,此后开始升迁之路。崇祯四年他被授予一个重要的职务陕西三边总督,后因屡建奇功、所向披靡。而崇祯也毫不吝啬顺便让他兼任河南、陕西、山西、四川、湖北军务,可想而知他的管辖范围有多大了。

  而洪承畴身上最亮的点就是,他是文人出身,却是以武成名,受命以来历次数十起征讨从没失误,绝对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直到崇祯十一年,潼关大战李自成完败之,他只能领着十八个人钻到山沟里。这才逃过洪承畴的征讨。同年八月洪承畴正式向崇祯报喜“陕西贼剿降略尽”。那时候的洪承畴部队已经是精英王牌部队。可就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边关告急。崇祯命他为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移师东北,以为屏障。崇祯的这个安排谈不上错误,虽然对外与安内并重,但是事情确实是很严峻,明军又没有善战之师,舍此就彼,也是无奈之选。这样想来其实也是满清客观上帮了李自成一把,假如洪承畴依然原地不动,继续领导当地的工作,那李自成这个小火苗估计也就灭了。

  洪承畴到达东北,还能否像在三秦大地一样威风八面,再建奇功,坦率点说这不取决于他,而取决于对手。事实证明洪承畴对形势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他给崇祯的建议是以守为主,“可守而后可战”。其实洪承畴的主张非常有道理,从财政来说,如果主攻一定会给朝廷已经捉襟见肘的国库雪上加霜,其次以现在战斗力说实话守也是不容易的。洪承畴认识到这一点才保守地说出这句话。而且同时已经被围困四个多月的祖大寿,也派人传递消息,告诉朝廷粮食仍然可以支撑半年,并用强烈和严肃口吻说“毋轻战”可见当时前线的将领对形势的判断破相一致。然后崇祯和兵部在没有研究和亲临其境的情况下,就随便发豪言壮语,不接受洪承畴的看法。而且崇祯还为此次行动提出“灭寂雪耻“的口号。兵部尚书陈新甲也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战之可胜。

  洪承畴收到来信,也不能直接拒绝崇祯和这位兵部尚书,只是以后勤供应不上为理由再次要求“鞭长莫及,不如稍等“崇祯到是犹豫了,可这位兵部尚书不依不饶直接指责洪承畴”用兵多年,费饷数十万,而锦州之危未解,何以谢圣明“。他又搬出崇祯来压他,洪承畴无奈只能通知密云、大同、宣府等总兵,集结于宁远,接着催动十三万人马会战清兵,以解锦州的危机。可是洪承畴也是不糊涂的,他知道不能轻易与清兵会战,一定要稳扎稳打,且战且守切勿浪战,可是崇祯与陈新甲不这么看,他们催促洪承畴采取速战的方式。皇太极听说明军援军已经到达,于是派人断绝了洪承畴的粮道。眼见粮道被断,皇帝崔战又急,于是会同几路总兵开会提出决战突围的方针,可是陈新甲派来的督军张若麟害怕了。

  此人是怂恿陈新甲决一死战的关键人物。可是到了实战之时,他就害怕了,虽然漂亮的话嘴上一句不差,但是内心的恐惧还是掩盖不住的”他说我军粮草供应不上,而且多线作战,这样不利战况不如暂时退兵,以待再战。比较可笑的是他的借口跟洪承畴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一个是从整个战局考虑,一个只是恐惧的借口。不能与清军轻易决战,这是当时洪承畴、祖大寿等将领的普遍看法。可是主张可战的人,结果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忽然说出这种泄气的话,立刻引起军心的涣散。

  本来洪承畴已经安排好明天的决战,分派八个总兵分左右路,可是主战之人的退缩,让有总兵被消极的气氛笼罩,于是大同总兵王朴率先做出反应,就是连报告也不打直接就跑了,这一下引起连锁反应,所有总兵竟然没有主帅的命令就跑了,而且还是丢下主帅就跑。十三万大军瞬间跑光,只留下主帅洪承畴率领的一万八千人困守在松山,即便是这种困局,洪承畴依然坚持了七个月,而这七个月中,朝廷竟然以为洪承畴已经阵亡。最终在崇祯十五年四月二十二号的时候,49岁的洪承畴被俘。眼看援军无望,粮草告急最终祖大寿不得已而投降。也许是出于对明朝的效忠,开始洪承畴以绝食抗争,可是到了五月的时候他就剃发投降了。

  从整个战局看所有兵家大忌明朝一一暴露无遗,首先崇祯的过于求治,固执己见在不了解战情的情况下,直接干预前线将领对战事的判断(不停在催促洪承畴速战),其次从这次溃败中也可以看出明军纪集涣散,已经是没有战斗力了,竟不听号令丢下主帅,逃之夭夭。但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崇祯身上,他的急性子,他的固执最后导致明朝失去一名大将不说,松锦之战还成为决定明朝的命运之战,此战后明朝精锐俱毁,只剩吴三桂的率领的残兵败将,退守到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