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清代入仕的渠道主要是科举考试,从中央到各省的职官,大部分都是进士、举人出身。不过也有两个衙门比较特殊,它们都是专心性极强的机构,不是通过科举进行铨选的,而是要看专业水平。这两个衙门就是钦天监和太医院。小编就以太医院为例,带大家了解一下清代御医的成长之路。
尽管御医在功名方面没有硬性的规定,但从其工作性质来看,成为一个合格的御医比考进士难度甚至更大。清代的太医院官阶基本分为八级,依次是:院使、左院判、右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医生。
太医院刚建立时设有院使一人,官秩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官秩正六品。他们是太医院的管理层,不过也要亲自入宫为皇上看病。其下设御医十人,御医为正八品。吏目三十人、医士四十人、医生二十人、切造医生二十人。
后来,在名额上有所增减,如雍正八年(1730),增设了食粮医员三十人。太医院中的官吏和医务人员统称为太医。他们一般都是汉人,不过在乾隆朝,曾任命过一名满人来管理院务。
太医院中院使的职位由左院判来升补,而左院判由右院判来转补,右院判则有御医升补。御医、吏目、医士等官,先要由各省选举精通医理之人上报太医院,再由太医院进行考核选拔。
在清朝,成为一个合格的御医而被派往宫中诊治,是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首先要成为医生,接受医学教育,太医院的几个所属机构中,设有教习厅,设置教习二人,教习是由任职的御医、吏目中选拔医术精湛的人来担任。如果想进入教习厅学习医术,汉人一般要经过同乡六品以上官员的保举,满人除了要官员保举外,还要有太医院的医官作保才可以。
被保举的学生先要由太医院面试,面试是由太医院的首领厅负责的,它是太医院的行政机构,入学资格审核、面试、考核等都是首领厅统一管理。面试合格者称之为医生,但是医生还不能进入太医院学习,先要挂名等待太医院允许才能进入太医院学习。
能够入院学习的医生成为肄业生,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内经》、《本草纲目》、《伤害论》、《金匮要略》以及相关医书,后来又增习《医宗金鉴》,并逐渐作为主要教科书。
清代的医学教育,除了在医术上的教育外,也很重视医德教育,在教授医术时,都要强调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具有的道德修养。医德规范大体可以归纳为:不图名利、急病人所急、贫富一视同仁、尊重人的生命、谦虚谨慎、互相学习等。
肄业生学习期间,每年都会有四季考试,后来改为两季考,由太医院官员主持,考试的成绩上报礼部记录在案,三年学习期满后,礼部堂官将主持考试,考试合格者升为医士,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三年后再考。这个形式就和乡试、会试差不多。
每年的会考是太医院最为重视的一次大考,太医院有严格的考试章程。会考的时间为一整天封闭式考试,考试时间一到全部考生统一交卷,不得延时。对于答卷和阅卷则要求字句不能错落,书写不能用行草,涂抹不能超过一百字,仅从会考的要求和流程看,会考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考试合格,成为医士只是成为御医的第一步。最终的御医选拔要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层层选拔。因此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六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参加会考,会考是升迁的重要凭据,会考考取一等、二等的医士,而且没有不良记录,才有资格进入升迁的名单,一旦太医院有空缺,再进行补缺。
成绩为三等的医士,则继续留在太医院供职,四等则罚停止参加会考一次,不及格的则予以革职,但仍可留院工作,下届还可参加会考。
另外,清宫御医有些是各省督抚推荐的名医,雍正元年(1723)曾命各省督抚考核各地医生,选拔其中精通《内经注释》、《本草纲目》、《伤害论》的医生,作为医学官教习,每省设一人,给予三年俸禄。在此期间,如果工作勤奋,品德正派,即有机会上调太医院成为御医。
所以,一个普通医生至少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磨练出类拔萃的医术,同时还要有相当的医学道德品格,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御医。以此来看,其难度并不亚于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