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唐高宗将在感业寺出家的武则天迎入宫中,先拜其为二品昭仪,不久又立为一品武宸妃,到公元655年时,又册立其为正宫皇后。短短数年,武则天一跃成为正宫皇后,其升迁速度可谓惊人。
在唐高宗废黜王皇后和册立武则天的过程中,曾遭到两位重臣的坚决反对,那就是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他们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时选定的辅政大臣,堪称股肱之臣。然而,这两位唐王朝的核心人物,却因反对武则天升迁而遭到贬黜,一个含恨而终,一个被逼自尽。
长久以来,人们都觉得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的失势,是因为他们妨碍了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此说虽然大体与事实相符,却忽视了隐藏在事件之后的真相:两人的牺牲实际是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的结果。
素有胡人血统的李唐统治者,受封建纲常的约束较少,因而使得唐朝的社会风气也相对开放。因而在李治迎武则天再度入宫时,并未遭受太大阻力。而且当时正宫皇后王氏与萧淑妃争宠,为讨好唐高宗、打压萧淑妃,还主动赞同立武则天为二品昭仪。不过,即便皇室将此事看得淡漠,可朝臣却绝非一概如此。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同时又都是追求先帝东征西战的功勋,而且长孙无忌还是皇亲国戚、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在唐太宗临终前,选择他们二人辅佐李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想着将自己的治国理念继续推行下去。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继位之初,自然会对前朝遗老尊敬有加。然而,一旦皇位坐稳,也就不会再那么温文尔雅了。这一点,在唐高宗李治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当初唐太宗驾崩的消息传来,李治难过地露着舅舅长孙无忌痛哭流涕,简直像个泪人一样。可几年后,当有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时,唐高宗却翻脸不认人,让长孙无忌的政敌前去负责审理。这足以见得,是唐高宗先放弃了辅政大臣,而不是辅政大臣背弃了唐高宗。
在李治册立武则天的事件中,皇权与相权矛盾开始显现。由于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坚决反对,使得唐高宗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才忍痛贬黜他们,甚至与之决裂。
皇权与相权之争,曾沿袭了千百年,直到明清时才得以彻底解决。唐朝初期,为了加强皇权,推行三省六部制,以分化相权,令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之间相互牵制。此举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却未能彻底解决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由于并不具备像唐高祖、唐太宗那样的战功和权威,加之前朝功勋尚大有人在,尤其是辅政的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大权在握,使得唐高宗的存在感极低。据史书记载,当时李治想废黜王皇后、册立武则天,还跑去长孙无忌家中,试探自己舅舅的口风。结果,长孙无忌装疯卖傻,令李治心中极不畅快。
李治此人看似懦弱,却绵里藏针。他认准了立武则天为皇后,还就真一意孤行。永徽五年(公元654年),王皇后、萧淑妃等人眼见武寰妃(武则天)要得势,转而联合起来,拉拢长孙无忌,共同抵制唐高宗和武则天。也正因如此,唐高宗极为恼怒,先废黜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将其二人打入冷宫,再着手准备册立武则天。
与长孙无忌不同,褚遂良是个纯粹的士大夫,他打心底里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觉得这不合礼数。因此,褚遂良对此极为抵制,甚至在朝堂之上撒泼,他“脱巾”“置笏”,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大有以死相争的势头。而长孙无忌虽然比较圆滑,却也是站在褚遂良这边,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
当时,老谋深算的李绩看出端倪,关键时刻表示废立皇后都是唐高宗家事,不必征求大臣意见。这样,虽然尴尬的局面缓解了,可却令武则天得以顺利被册封为皇后。随之而来的,自然会是一番反攻倒算:
在唐高宗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之前,褚遂良便被贬为潭州都督,到武则天立后时,再将其贬为桂州都督,不久又被诬告谋反,遭受流放;长孙无忌则是在武则天立后不久,遭人诬告谋反,随后由政敌许敬宗等人审理,被定罪,被贬官流放,后又被逼自尽。最终,曾经的辅政大臣,竟活活在高宗默许的情况下,被迫害致死。
由于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此前并无明显过错,二人与唐高宗之间的分歧只是在废黜王皇后、册立武则天的问题上。所以,位极人臣的宰相、辅政大臣之死,也被视为是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结果。然而事实上,唐高宗绝不会因为这一琐碎家事而枉杀功臣。可问题在于,一位心怀大志的君主,是绝不会允许让相权干涉皇权的,更不允许朝臣对自己的决策提出异议。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唐高宗为了立武则天为后,不惜牺牲了两位当朝重臣。因为,此事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两人以相权干涉皇权,最终在政治斗争失败,成了历史的悲剧。可以说,褚遂良与长孙无忌之死,着实令人感慨,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