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什么“一条鞭法”给明朝带来了哪些影响

日期:2023-10-2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众所周知明朝初期,纳税主要针对农业,但详细来说,徭役制度主要分为三种“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主要的赋税制度是“甲正役”,内容主要是将人民分为不同的单位,不同家庭按家中年龄在十六到六十区间中的男丁数量多少多少分为三六九等,以此来增收赋税。

  明朝前期,因为刚刚经过战争,所以整个国家大部分都是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这种赋税制度才有了相对稳定的条件。

  不过到了明朝后期,土地私有化得到了发展,土地兼并得到了流行。地方上,地主豪强放肆掠夺,地方官府勾结地主豪强逃避相应的赋税。中央里,宦官掌权,操控着整个大明王朝的政治,他们在社会上社会上大肆贪污腐败。为了讨好这些当权的宦官,各地官员,纷纷剥削百姓来迎合他们,因此国家赋税急剧减少。

  明朝中后期,皇室十分庞大,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奢靡成风。随着倭寇和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政府需要支出庞大的军费,国家财政常常入不敷出。国家税收制度急需改革。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纷纷弃农从商,投身于商业、手工业当中,由于当时明朝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发放统一的货币,有些有纪念意义的货币,只凭皇帝意愿随机发放。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市场中广泛使用,这也为之后一条鞭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

  1553年,当时担任顺天府巡抚的欧阳铎和苏州知府王仪,在地方担任官员时发现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于是提出“以田为母,以户为子”的办法。征收赋税之后,又有官员相继提出“钢银”的征收办法,将整个县需要缴纳的徭役分为正杂两个部分,按照“丁四粮六”的比例进行征收。

  之后又出现了“一串铃”的办法,在海瑞等官员的主持下,这两个办法在南方地区大力推行,因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元1581年,在嘉靖皇帝的同意下由丞相张居正主持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首先丈量全国土地,统计全国耕地面积。因为当时存在很多多占土地,土地兼并等问题,加上有很多农民弃农从商,所以当时的政府并不了解国家真正的耕地面积有多少,因此“一条鞭法”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清丈土地”,明确付税。当时所测量的结果,比政府登记在册的土地整整多了2.8亿亩。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税收。

  在实行“一条鞭法”之前,国家采取的是赋税、徭役分开的制度。赋税根据田亩多少进行交纳而徭役由家庭中男丁的多少进行征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杂乱的征税项目,比如说“方物,土贡”。这样很容易加重农民负担,同时也增加政府工作负担。

  “一条鞭法”将农民所需交纳的负税和承担的徭役全部结合于一体。赋税按照田亩土地大小进行征收,原本每家每户所应出的劳役由政府负责雇人。这样一来各级地方政府就难也贪污赋税,压榨百姓了,渐渐的赋税制度走向了稳定,农民的生活也渐渐的安定了下来。

  在我国唐代以前征交赋税一般都是交纳实物,也就是缴纳一定的粮食。到了唐代主要采取的是“两税法”,就是所应交的赋税以货币来计算,不过依然交纳实物。

  宋代元代虽然有时候交纳银两,不过粮税依然交纳谷、粟、米等粮食。

  到了明代,随着“一条鞭法”的实行,全部差役改为银差。同时田赋,除了苏杭等少部分地区征收食物供皇家食用以外,其他地区全部征收银两。原先这些事物由专门的官员办理,之后改为地方管理直接征收存入仓库。这样做一方面节省了运输存储中的损耗和花费,还避免了贪污的风险。

  二、“一条鞭法”的实施结果

  这次改革对于明朝政府来说有着很好的效果,根据史料记载,正德初年太仓银库收入的总数,不过只有149万两,隆庆元年也只有23万两,但是到了万历15年就有435.94万两。天启年间更是有327万余两。

  这次改革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为之后军队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缓解了大明王朝的政治危机,对于那个隐在风雨飘渺时的王朝来说,这次改革无疑算得上是一次希望的曙光。

  三、一条鞭法的影响

  在改革之前,农民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赋税,因此导致了许多社会矛盾,此次改革调节了赋税中存在的轻重不同的现象,缓和了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改革前因为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徭役制度,很多人甚至是农民自身都认为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奴隶。此次改革农民不仅身体获得了自由,心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节,对自由也更加向往。

  “一条鞭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化的赋税使更多农民认识到货币的重要性,更多的农村产品被投入到了市场中,这对原本农村中的小农经济,有着很大的打击。商品经济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由官府直接征税,去除里长,粮长,等官员对于赋税的征收,减轻了赋税中循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征收银两更是避免了过去所存在的储存损耗,运输损耗等问题的发生,节约了征税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当然这次改革也有消极意义,

  这次改革是一次封建社会上层所组织的改革,那么必然是为了封建社会而服务的,对于当时的地主豪强来说,他们在这次改革中存在优免权,因此并未在此次改革中受到影响。

  由于,这次改革是在江南地区通过各种改革方式结合总结而来的,所以它带有很浓重的江南地域色彩。因为各地区间的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定程度上它并不适合于其他地区。会导致某些地方官员为维护本地区等发展,进行阻改革,引发矛盾的问题,这些矛盾最终还是会导致农民阶层的利益受损。

  另外虽然百姓将赋税直接交纳给官府,官府统一雇佣徭役,但很多官府都会在“一条鞭法”的要求之外,增加徭役赋税,这对百姓来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到了万历末年,这一制度不得不被废弃。

  在实施一条鞭法之后,百姓以“色银”上交官府。这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贪污腐败。银两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损耗,根据税法规定,一两色银的损耗为,2%左右,但实际中其实要高得多,每两甚至到了2钱左右。很多官员利用这一问题中饱私囊,这对纳税人来说是很沉重的一个负担。

  由于政府统一征收白银,所以农民用谷物集中向商人兑换为白银,但是商人经常会趁此抬高银价。粮不值钱,农民的负担反而加重。

  总结:

  “一条鞭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这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情况下的必要产物,也是整个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这次改革对于整个明朝社会来说带来了一定积极的影响,当然也存在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