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唐朝假公主和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和亲,也称为“和蕃”、“和戎”,指中原的统治者和周边少数民族或首领之间,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政治联姻。据史书记载,早在周襄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651年到公元前619年期间,周襄王想要攻打郑国,于是娶狄女为王后,和戎狄兵共同攻打郑国。
和亲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或显或隐的影响,贯穿于历史发展过程中。严格意义上的和亲始于汉代,一直到清代,各个时期都有和亲出现。到清朝的时候达到顶峰,从公主到乡君去和亲的,有记载的达70余人。唐朝时,和亲的公主有17位。
但是,有个奇怪的现象,唐朝的和亲公主几乎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大都是皇室宗亲的女儿。例如文成公主,她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贞观八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臣来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被唐太宗拒绝。四年后,松赞干布以吐谷浑从中作梗为由,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结果在唐军主力到达前,派遣使臣前来谢罪,再次提出和亲。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封李氏为文成公主,次年,远嫁吐蕃,称为松赞干布的王后。还有公元710年和亲的金城公主,原是邠王李守礼的女儿,被唐中宗收为养女,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717年,唐玄宗宗女永乐公主杨氏嫁契丹首领李失活、李娑固等,这些公主都不是“真公主”。唐朝把“假公主”嫁出去和亲,这是为何,不怕被发现吗?
众所周知,少数名族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条件较艰苦。这种情况下,皇帝怎么舍得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过去受苦。但身为一国之君,要以大局为重,为了百姓不遭受战乱之苦,遂想出将王室宗亲的女儿嫁过去和亲的办法。
若是直接将宗室之女嫁过去,这些女子大都没有很高的身份,肯定会引起少数民族首领的不满,觉得她们配不上自己。为堵住他们的口舌,表示诚意,皇帝把这些女子先收为养女,然后封为公主,最后再把她们嫁给少数民族的首领。
假如首领发现嫁过去的不是“真公主”,想讨说法。皇帝会说:“养女也是女儿,跟亲生女儿差不多。再者首领只是说要和亲娶公主,并未强制要求是亲生的女儿。”首领们是无法反驳这些理由的。
两国和亲,这些公主嫁过去,相当于是人质。她们只是作为一种处理民族关系的一枚棋子,表示对对方的友好和笼络;客观上又能促进和亲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出嫁时,皇帝还会陪嫁很多嫁妆给这些公主,让她们带到夫家。一举多得的事,首领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即使是“假公主”,他们也会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