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被康熙贬驻盛京十分凄惨,为何临死还要献皇图?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是不是野心不死?
倘若周培公是如此之人,又怎么会有发迹之初,怀揣帝师伍次友的介绍信,而不主动找寻明珠呢?所以,若是若是将周培公最后的表现归结为“野心不死”,那就有点侮辱周培公了。
实力打脸康熙?这不就说明周培公是一个小肚鸡肠之人,生康熙的气,想寻康熙解解气吗?倘若周培公是这样的人,那对于明珠和索尔图的那些作为,早就想办法找不回来了。
周培公临终献皇图,既不是为了邀功,毕竟人都快死了,功不攻的,早就不重要了;而打脸不打脸康熙,也不重要了。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更何况周培公这人本来就是个好人。
电视剧里,周培公的发迹是比较穷困潦倒的,进京赶考,一路可以说是沿途乞讨的来京,搭船搭的也是罪臣朱国治的船,到京后,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为什么说他人好,即使穷困潦倒,对卖馄饨小姑娘恩赐的一碗馄饨,还是记在心头的,想着要补偿的。就从这一点来说,周培公的人品就不错。
再有就是,怀揣伍次友的介绍信,却不登明珠的门,这要是换成人品差点的人,在进京后的第一件事,估计就是拜访明珠,在谄媚的笑容中,递上伍次友的介绍信,从此再明珠帐下做个小幕僚,至少衣食是有了。不至于连一碗馄饨都要赊账了。
由此可见,周培公这人一是喜欢靠自己,不喜欢靠别人,二是知道自己是谁,更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来京的。
当然,好人有好报,周培公再被康熙发现后,开始发迹了,成为了康熙跟前的红人了,再后来康熙治国之路上,也是给与了不少好建议,例如撤三藩之时,就给出了不少的好建议。而最为人乐道的建议,则是对于康熙立储的建议,其实,周培公在那个时候,因为在康熙面前太“红”了,遮掩了明珠和索尔图的光辉,两人对这位叫花子啊,已经开始心生间隙了,但周培公根本没放在心上,在康熙的皇后,难产,危在旦夕之际,不记自己与索尔图的矛盾,反而建议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使得皇后可以放心上路,以周培公的聪明脑袋,不会想不到,胤礽为太子后,索尔图的地位会上升到如何?周培公肯定想到了,但在周培公心里,索尔图的地位是啥样的,是多高,对自己没啥影响,因为周培公的心里想的就是辅佐康熙,如何更好的治理大清的基业。对于那些尔虞我诈的官场,周培公并不感冒。
就连后来深入一线,亲自和图海一起撤三藩后,回京不仅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反而被剥夺的功劳,周培公难道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吗?周培公难道不知道这背后谁在咬耳朵吗?周培公当然知道,但周培公没将此放在心上,因为,周培公心里已经很满足了:三藩撤了,国家的政策又实施了一项。
我们不能排除周培公是一个有自己心思的人,我们也不能排除周培公心里会存在那些尔虞我诈,毕竟周培公是个人,只要是人就会存有瑕疵,就好比后来周培公被康熙发配盛京,这是贬,对于周培公来说,心里没有波澜,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从周培公在盛京的表现,以及最后献上的皇图,我们足以看出周培公的为人与为官。
一个人的人品没问题,那他无论时为人,还是为官,都不会有问题,我不能说康熙贬周培公到盛京,是康熙决策错误的体现,毕竟帝王之心,深不可测,但至少周培公的心,在波澜之后,终究回归到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