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凭借勇敢之心,击杀蒙古大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1259年,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率领10万大军亲征,试图一举攻占巴蜀之地,随后顺江东下,灭亡南宋。然而,谁都想不到,巴蜀之地的一座小城,竟然成为蒙哥的葬身之地。一位叫做王坚的人,凭借一颗勇敢的心,带领小城军民浴血奋战,击杀大汗蒙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这座小城叫钓鱼城,王坚是守卫钓鱼城的南宋将领。钓鱼城三面环江,据山而建,山体高度大约有400多米,地势险要,自古被称为“巴渝要冲”,它上可控制三江水路,下可屏护重庆,成为巴蜀最后一道屏障。钓鱼城的形状也很特别,不是那种常见的方形,而是更接近于棱型,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进攻一方无论从哪个方位进攻,都会受到守城方来自两三个方向的协同打击,这种守卫设计,加上地势险要,无疑是进攻一方的噩梦。
影视剧中的王坚
但地势之利只是一个方面,影响战局的还有守城者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横扫天下、威名远扬的蒙古铁军,守城者必须要有一颗“勇敢的心”, 才能凭借地利与其抗衡。在进攻钓鱼城之前,蒙古军已先后占领了得汉城、大荻城、运山城、青居城等7座山城,这7座城与钓鱼城合称为“四川八柱”,都是南宋巴蜀地区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守城将领意志不坚、畏惧蒙军,纷纷开城投降,导致“七柱“已失,唯留钓鱼城“一柱“,成为重庆府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屏障。
庆幸钓鱼城的守将王坚不是一般人,他不仅久经战阵,谋略深远,更重要在于有一颗“勇敢的心”,面对强敌,无所畏惧。王坚最早加入忠顺军,曾秘密潜入蒙军造船基地,焚毁两千余艘战船的船材,摧毁了蒙军从水路入侵江汉的计划,立下大功,成为名将孟珙的得力部将。1254年,王坚升任兴元府都统兼合州知府,主持钓鱼城防务。他“未雨绸缪”,从长期固守角度出发,对城防系统和城内设施进行了修缮升级,利用山势险峻、山顶平整开阔的地利,组织人力在山顶挖掘“天池”蓄水养鱼,还挖了一百多口水井,这些都成为钓鱼城后来长期坚守的重要保障。
1259年2月初,10万蒙古大军抵达钓鱼城下,蒙哥派出使者劝降,被王坚斩使祭旗,提振军心。蒙军随即发动疯狂进攻,双方展开血战。由于钓鱼城的特殊地势,传统的抛石机、楼车等攻城器具没有用武之地,蒙军只能采用最传统的“蚁附”方式向前攻击,用血肉之躯硬抗如雨点般密集的利箭、滚木和擂石,伤亡异常惨重。这样血拼了三个月,钓鱼城巍然而立。蒙军只好采用其他办法攻城,挖地道、夜袭、潜水,能想到的招全用上了,也攻占了部分外城,甚至有一部分蒙古勇士突破进了内城,但随即遭到了守军的强力阻击,一番血拼之后,蒙古军后继无力,进城兵士死伤殆尽,剩余的都被赶出城去,缺口重新被堵上,蒙军从此再也无法攻破内城。
时间过得很快,钓鱼城之战已经从二月份打到了七月份,持续了五个月,天气开始转热,习惯北方寒地气候的蒙古将士很不适应,疫病开始在军中流行。此时蒙古军中有人提议,不打钓鱼城了,绕城而过,量他一个小小钓鱼城的兵力也翻不了天,只需要留下些兵力牵制即可。应当说这个建议是对的,在南宋巴蜀地区整个防御体系都已沦陷的情况下,蒙军绕城而过、迂回进军的选择是正确的,钓鱼城的宋军只能困守,主动出击只会带来灭顶之灾。但这一提议却遭到了蒙哥的断然反对。
蒙哥不甘心这样一座小城拿不下来,他作为蒙古大汗的骄傲不容许他绕城而过。因为当时的蒙古帝国正值扩张巅峰,除了自己亲征巴蜀外,他的弟弟忽必烈南下襄樊,另一个弟弟旭烈兀同时开始再一次西征,战事进展都比较顺利,自己作为兄长、作为蒙古帝国的大汗怎能落于人后!况且自己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儿子,大伯术赤、二伯察合台、三伯窝阔台的子孙中有不少人对自己当大汗有意见,如果不能建功、不能服众,自己大汗的位子也坐不牢。所以,蒙哥必须要攻下钓鱼城!
蒙哥不肯放弃,而且越来越急躁,越来越冒进,甚至忽略了自身安危,亲临前线督战,终于被飞石击伤,回营后伤重而死。当然,蒙哥之死,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染病而死,有的说是被宋军炮风所伤,伤病而死。当然不管哪种说法正确,蒙哥确实是死了,死在了钓鱼城下,死前留下了恶狠狠的遗言:日后若攻下此城,不留一个活口!
王坚肯定没有想到会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更不会想到这一战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因为蒙哥死亡,蒙古帝国最高权力出现真空,争夺汗位的斗争再次上演,南下的忽必烈、西征的旭烈兀,留守的阿里不哥,最重要的事情变成了回军争夺大汗之位,南宋政权得到了喘息之机,西亚、北非地区避免了蒙古铁骑的冲击,历史的进程为王坚和钓鱼城军民的坚守而有所改变。为此,小小钓鱼城也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之处。
钓鱼城之战
王坚凭借此功被封为宁远军节度使,清水县开国伯,第二年便被召回临安,后又调任和州知州。1264年,王坚在任上病逝,享年六十六岁。钓鱼城一直被宋军坚守,直至南宋灭亡后,在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中百姓的前提下,宋军才开城投降,32名守城将领全部拔剑自刎,壮烈殉国,忠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