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司马迁接受的是腐刑,也称宫刑。汉武帝时期,死刑犯如果想要保命,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拿钱来赎,另一种就是接受腐刑。
公元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李广奉命从雁门出兵,因为寡不敌众,李广被俘,好不容才逃了出来,由于战败,李广被判处死刑。好在李广身为大将,颇有积蓄,所以用钱赎回了性命。
司马迁不同于李广,司马迁当时的官职是太史令,这职位是文职,主要负责文书记录等工作,所以也没有油水可捞,自然就掏不起赎命的钱,所以为了完成他著作,司马迁只能选择腐刑。司马迁之所以受到如此责罚,是因为一个人,就是西汉将领李陵,我们在此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李陵的过往。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李当户的儿子,和李广类似,李陵有一身的好功夫,擅于骑射,有统兵大才。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统兵三万出击匈奴,而汉武帝却让李陵负责押运粮草,李陵心中不满,便向皇帝讨要了五千步兵,想要建功立业。汉武帝佩服李陵的勇气,就真的同意了。
史料记载“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事实上,以步克骑,并非易事,李陵这次的举动有些意气用事。很快,李陵就遭遇到了三万匈奴骑兵,但汉军在李陵的统领下勇不可挡,第一次就杀敌数千。之后匈奴单于再次集结八万骑兵,想把李陵部队一网打尽,李陵边退边打,五十万支箭矢几乎用尽。但也杀掉了万余名匈奴骑兵。最终李陵寡不敌众,投降了匈奴。
以五千步兵,和十一万匈奴骑兵对战,还能杀敌万余人,可谓是战场的奇迹,但终归李陵是投降了。汉武帝闻听消息,杀掉了李陵全家,从这里开始李陵的人生就变成个悲剧。总的来讲,李陵称得上英雄两字,但舍身取义的毕竟是少数,或许李陵真的只是佯装投降,奈何汉武帝杀其全家,至此,李陵就再也回不了汉朝了。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来后,京城谣言四起,很多人把李陵视为叛徒,而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
史料记载“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以李陵以往的表现,他是个忠心报国之人,他爱惜士兵,于是能得到将士誓死效力。虽然李陵被俘,但仔细分析他仍会想办法以功抵过,况且李陵以五千敌十万,已经是古人罕有。这大致就是司马迁那几句公道话。事实上,司马迁说得并没有错,而很大程度上,造成李陵投降的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明知道五千步兵,根本就无法抵挡数万匈奴骑兵,仍同意李陵出兵。汉武帝也没有派出援兵,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李陵覆灭,所以对此汉武帝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一、汉武帝为什么割阉司马迁?
皇帝是九五之尊,怎么会承认错误呢,恼羞成怒的汉武帝就将司马迁定为死刑。李广利是皇室外戚,虽说李广利不会统兵,经常打败仗,但李广利仍得到了皇帝的特殊照顾,再看李陵,是一个天一个地。
汉武帝认为司马迁给李陵开脱,就是在诋毁李广利,当时因为李陵不想给李广利运输粮食,这才赌气只带了五千步兵,外戚和旁人对比,汉武帝还是站在了外戚一边。
最为主要问题的则是李陵投降了,如果李陵战死沙场,那么汉武帝也将给予李陵相应的荣誉。只不过李陵没有舍身取义,其次,有人在故意诋毁李陵,可能其中有李广利的人,可能还有匈奴单于的原因。由于李陵投降之后,有人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汉武帝一怒之下,才杀掉了李陵全族。
司马迁是被牵连才被判处死刑的,事实上,这里面压根没有司马迁什么事,如果司马迁没有多说那几句话,也不至于落得个受腐刑的下场。
二、汉武帝要杀司马迁,有什么政治目的?
对汉武帝来说,李陵和司马迁都不重要,因为他们跟皇室没有关系,只是司马迁说了些有损帝王尊严的话,激怒了汉武帝。
其政治目的,也就是为了皇权的威严,皇权不允许被他人慢待分毫,即便汉武帝冤枉了李陵,即便汉武帝错杀了李陵全族,这都无法动摇皇权的根基,汉武帝就是要告诉司马迁,闭上嘴。
三、总结
李陵从投降之后,他的人生就变得黯淡无光,这位原本刚毅如铁的硬汉,终老在异域他乡,难道李陵不想回来吗,事实则是他再也回不来了,因为他无法忍受他人的侮辱和指责。
司马迁接受了腐刑,但也坚定了完成《史记》的信念,终归司马迁还是完成了他的梦想,写完了这部著作,《史记》也成为二十四史之首,必将传颂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