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代贤相杨溥,在狱中的十年苦读圣贤书

日期:2023-10-2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溥,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初期曾有“三杨当国”的一段佳话,说的是三个恰巧都姓氏是杨的内阁重臣共同辅佐明朝皇帝开创仁宣之治的故事。其中,这三名重臣分别是指人称西杨的江西泰和秀溪人杨士奇、人称东杨的福建建安人杨荣和湖广荆州石首人杨溥。这三个人都是在建文帝朱允炆时期进入翰林院,历经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及被俘皇帝朱祁镇等四代朝廷,尤其是在正统朱祁镇时代,三杨与张太后一起把明朝治理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杨溥在历史上的政治表现吧。

  杨溥从小就才华横溢,在湖光乡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的考卷甚至让当时的考官胡俨都自觉不如。第二年,即在建文二年时杨溥又考上进士。但是根据《皇明纪略》中的意思,杨溥原本应该是当年的状元才对。但因为杨溥的家乡是湖广,恰逢当时在同一批殿试的考生中有个叫胡广的人,所以当提报状元人选的时候就把湖广人杨溥记载成了胡广其人。虽然杨溥只得到了殿试第六名的成绩,但最终也是被破格提拔为了翰林院编修职务,从而跟杨荣成为了同事一起位列正七品。

  在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杨溥被升任为太子洗马负责教授皇太子朱高炽一些从政知识,在此过程中给予了朱高炽非常正能量的引导。说一次太子在读《汉书》时对汉臣张释之大家赞赏,说其非常有才华。杨溥不忘时机的补充到说:“虽然说张释之的确有贤才,但是如果不是因为汉文帝的宽厚仁慈,他的才华也不会得到施展。”后来还专门挑选一些汉文帝的事迹摘录分类、制定成册,献给太子供他学习,太子朱高炽对此是非常的高兴,也逐渐更加器重杨溥。

  朱棣除了朱高炽之外还有一个儿子朱高煦。因为朱高煦曾经在朱棣的创业过程中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所以朱棣许诺过让朱高煦当太子,但最后朱棣却食言了,所以导致了朱高煦的不满以至于跟朱高炽开始了残酷的斗争。所以在公元1414年的时候朱高煦成功进僭,朱棣在盛怒之下就把包括杨溥在内的太子团全部打入了监狱。就在杨溥经历的10年牢狱过程中,两个弟弟和三个女儿都先后去世,但是饥寒急迫命在旦夕的杨溥却依然保持着沉静,他始终相信自己对当时明朝政治局势的判断,相信朱棣肯定不会废掉朱高炽,所以十年中杨溥在监狱当中认真研究儒家政治思想,积极探索安邦定国的方法。

  果真,在公元1424年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当上了皇帝。上任之初,朱高炽就释放了杨溥,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就连续提拔了四级且身兼四职,直至成为了内阁成员被提拔为翰林学士,负责执掌弘文阁专门为皇帝收集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且提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奠定了今后三杨当国的政治地位和执政基础。同年,朱瞻基即位就撤除了弘文阁,把杨溥招入了内阁,让他同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同主管朝内重要事务,即三杨当国。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缔造的仁宣之治,可以说 三杨是功不可没,是真正的实施者。

  宣德十年,宣宗朱瞻基去世,当时只有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杨溥逐渐真正成为了政治核心人物。由于皇帝年幼,三杨中杨溥第一个请求选拔出学识渊博品行端正的人来担任讲经筵的讲师,并请求应对皇上身边的宦官严加筛选和管教,从而身受张太皇太后的器重。由于为人忠诚正直,曾经英宗的母亲张太皇太后还专门把杨溥叫到身边感叹道说,仁宗皇帝当时就经常赞赏你的忠诚,没想到还能见到你。两人都因为想到了之前的牢狱之灾而感慨,不仅流出了眼泪,令人动容。公元1441年,杨溥已经位居首辅之位了。

  关于杨溥的清廉曾经有个故事。说是有一次他的儿子来到北京看望他。见到儿子后,杨溥就问儿子在这一路上有感觉哪个县令不好吗?儿子马上就说感觉江陵县的县令不好,原因就是县令范理对自己招待的太马虎了。杨溥听了之后没说什么但却在今后不久就向皇帝推荐了范理,将范理提拔为了德安府的知府。范理没有让杨溥失望,在当上知府之后为政有道,得到百姓的称颂,后来就被提拔为贵州左布政使。后来有人说,范理你应该写封信感谢杨溥的知遇之恩,但范理却反问说:“宰相是在替朝廷用人,又不是私理,我为什么要去道谢呢?”最终也是没有用任何方式去道谢。

  由于常年的劳累,杨溥最终累倒了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了三杨之中结局最好的一个,死后追封太师,正一品。杨溥去世后,他曾亲手提拔的范理哭着去祭奠了他,来感谢他的知人之明。 对于这件事在《玉堂丛语》、《先进遗风》、《正经》等书中都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