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制冰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古代夏天的“冰”有两种来源,一个是藏冰,即“冬藏夏用”,一个是人工制冰。先说藏冰,这个历史比咱们想象中早。正如《诗经》里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与凌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十二月把冰凿了,一月把冰放到冰窖里储存起来。二之日是十二月的意思,三之日时一月的意思。凌阴就是冰窖。段落来自诗经《豳风·七月》。作为一部先秦时期的典籍,诗经很好的向我们证明了,古人吃冰、储冰的历史,绵延数千年之久,绝非一天两天的事情。
古代制冰基本有两种方式:1、冬天直接在冰冻河上凿冰。2、通过硝石与水的化学反应制冰。
第一种便是如上诗经中所取冰块的来源,比较原始。重点说第二种,硝石制冰。硝石制冰的方法开始于唐朝,硝石这类矿产,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在中国广泛用于火药、炼金、制作釉彩,医药等行业。本草纲目记载:辛、苦、微咸,有小毒,阴中之阳也。得陈皮,性疏爽。由于硝酸钾易溶于水,且有吸热结冰的特性,唐朝开始便又把它用到了制冰行业里。硝石制冰的便捷性,让中国古代冷饮业,自此发扬光大。尤其在某些全年维持零度以上的南方地区,硝石制冰的出现,算天降福荫。
储存方法
冰块制造出来后,没有一个常年维持零度以下的空间,是无法长期使用的。古人用的冰窖,多半建在、干燥且杜绝阳光的地方。建造地点与现代农村的菜窖或楼房的地下室类似,并且更深。在古代,冰窖分为国有和民间。明代,国有冰窖归内官监管,清代则有内务府督办。且不允许民间私自采冰。
如果说冰窖相当于现代冰库的话,那么古代冰鉴(han)就是现代的冰箱、空调。冰鉴分青铜和木质,箱底留孔用来放水,箱身理由缝隙保证冷气扩散。内部挂一层锡,有隔热保温的作用。类似现代的暖壶内胆。 有冰窖、有冰鉴。古人的夏天虽没有现代凉爽,但也是相当舒适的。当然,穷人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