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非常注重礼仪,古人对父亲到底有多尊重

日期:2023-10-2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会感觉很疑惑:为什么中国古代君王们常说“以孝治天下”,但是却没有一个专门的母亲节、父亲节来纪念,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其实原因早在孔子时期就能找到,《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子夏曾说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意思就是,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所以古代时时刻刻提倡“孝”的礼仪,反而不会画蛇添足地特定某日为“父亲节”。

  实际上,古人对于父亲的尊重,是现代大多数人所无法想象的。由于古代男子的地位普遍高于女子,因此父亲被认为是家庭的砥柱,即使官再大也是无法忤逆父亲的。

  古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忠告,认为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给,不能轻易地丢弃,尤其是头发还有胡须。于是古代的男子一直有着留发和留须的习惯,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剪头发剃胡子也是不被允许的。

  子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子当时,是比较保守的,极力主张维持孝道,父母死生之间的大事,应该依照古礼。

  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

  当然,虽然古代没有专门的父亲节,但是也是有相关的节日来为父亲庆祝的,这个节日一般就是父亲的生日。

  在古代,给父亲过生日,一般要举行家宴,还要有“声乐”助兴。从唐代开始,子女要亲自为父亲制作生日汤饼,又名水引,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寿面。

  古人会将父亲的生日作为“父亲节”,一般要举行家宴,还要唱戏助兴。

  在《红楼梦》第十回里便描述过这一场景:贾珍的父亲贾敬要过生日了,像贾家这种豪门望族,父亲过寿是件大事,晚辈在很久之前便要开始张罗。

  虽然贾敬在道观里修行,并未出席,但府中依然请来戏班大摆排场,极尽奢华。而且孙子贾蓉带领下人,捧着六大礼盒的珍贵寿礼送去道观。这些礼数,透露出古代伦理细节上的讲究。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由古至今,即使在现代,这句话也可作为子女孝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