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哪个更厉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汉末天下三分,经过百余年的混战,最终三国归晋。如此,有人会认为司马懿及其后人才是三国的最大赢家,反观诸葛亮及其家族,并没有什么建树,到底这两个家族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请看笔者细细分析。
司马懿与诸葛亮
大家试想一下,诸葛亮率领蜀军,都攻入魏国的领地,还能与魏军长期屯兵对峙,而司马懿率优势兵力,加上本土作战,都只能选择消极防守,怎么看,也是诸葛亮的能耐更胜一筹吧?
诸葛亮病逝后,蜀军遵照诸葛亮的遗嘱,安然撤军。虽然此时的魏延和杨仪发生冲突,但是很快以魏延被杀而告终,蜀军在杨仪等人的指挥下,绝大部分安全撤回汉中,保存了实力。
而司马懿终究失算一招,没有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发动进攻,坐视蜀军主力撤走。司马懿发动追击后,也有获胜,这部分蜀军是负责殿后的并非主力。
司马懿抵达蜀军旧营地后,都忍不住赞叹:“天下奇才也!”
最后,还有人告诉司马懿,蜀军撤退都是诸葛亮生前的安排,当地魏国百姓都笑话“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表字),司马懿对此也只能自我解嘲,说自己是活人不能预料死人。
问题是,司马懿也没在活诸葛身上占到便宜啊。
再回头算算两人在之前的战绩,张郃、王双都成了诸葛亮的经验包了。其中张郃的军事地位在曹魏帝国属于上流,其战死沙场,可以说是曹魏帝国的一大损失。
遥想当年在定军山之战时(219年),刘备对张郃都极为重视。
两相比较,显然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军事上对峙,诸葛亮的成绩是高于司马懿的。
司马昭与诸葛瞻
众所周知,司马昭是继承了父兄的政治遗产,成为曹魏帝国的权臣,反观诸葛瞻,父亲诸葛亮逝世时,他还是个小孩子。
诸葛瞻成年后,受到皇帝刘禅的极力提拔,仕途亨通,还结为皇亲,民间百姓对诸葛亮的推崇也转加到诸葛瞻的身上,仿佛诸葛瞻一定会成为第二个武侯,继承光复大汉的伟业。
实际上,诸葛瞻“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人并没有多少建树,但是在263年,邓艾伐蜀时,诸葛瞻率军至绵竹迎战,在此战中,壮烈殉国。
此后,邓艾进军成都,刘禅宣布投降。
虽然他能力不足,被人诟病断送了蜀汉帝国最后击败邓艾的机会,但是,不能不说诸葛瞻是位忠臣,他以死报效了国家,无愧于刘禅,无愧于父亲等先辈。
反观司马昭,对不起,先问一下,“司马昭之心”后面一句是什么?“路人皆知”!
对于中古传统文化传承来说,“忠孝”的意义是可以流芳千古的,哪怕是在现代社会,对国家的“忠”,对长辈的“孝”仍然是有着现实意义的,是值得提倡的社会正能量。
如果有谁认为司马昭胜过诸葛瞻,笔者只能认为此人的思想是立足于功利主义的。
从功利上看,司马昭守住父兄的政治遗产,为魏晋禅代奠定了基础,他是个合格的政治家,远胜诸葛瞻;而从名望上看,诸葛瞻能够被后人景仰,而司马昭却不能。
特别是“曹髦之死”给司马昭带来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司马炎与诸葛京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嫡子,在司马昭死后不久,便继承父辈的政治遗产,然后逼魏帝曹奂退位,自己做了晋朝开国皇帝。
而此时蜀汉帝国已经灭亡,司马炎对蜀汉旧臣是非常喜欢的,其动机大概是出于“继续讨伐吴国,统一天下”的政治需要,所以才会对蜀汉旧臣推崇备至,寄希望以此为表率,证明自己宽宏大度,有容人之量。
司马炎还多次写信给孙吴皇帝孙皓,展示自己的大度,这种手段也颇有成效。
反观孙皓在执政时,以残暴闻名,性格还非常乖戾,很多人被无辜冤杀,怕死的人还干脆投了晋去了。渐渐地,孙吴帝国的百姓和官员都归心于晋,所以最后伐吴之时,晋军势如破竹,孙吴地方望风而降。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晋武帝司马炎形象】
司马炎把蜀汉旧臣樊建引为侍中,经常找他谈话,希望他举荐蜀人中的能人为自己效力,有一次,司马炎还请樊建给自己讲诸葛亮的故事。
司马炎在听完樊建的话后,还一度感慨:“如果我的臣子中有诸葛亮的话,我哪还会这么劳心费力啊!”可以说,司马炎就是当时最大的诸葛亮粉丝。
司马炎提拔了诸葛瞻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做官,虽然诸葛京最高也只是做到了江州刺史,但也算还是很不错了。
从帝国阶级构成来看,司马懿的后人做了皇帝,诸葛亮的后人继续做官。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比高低的,毕竟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的志向及家风本来就不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