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汉朝第二位丞相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赞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前202年,和刘邦争霸落败的项羽,在乌江边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之后,刘邦平定逐步平定天下,在定陶汜水之阳即位,开创大汉江山,是为汉高祖。
既然江山已定,那么是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了,一直追随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文臣武将,都希望能夺得首功之位。这也是人之常情,兄弟们追随大哥一路上刀山、下火海,不就是为了天下太平后可以封妻荫子吗?
在论功封侯时,至于这首功之位该给予谁?是给萧何,还是给曹参,刘邦迟迟下不了结论,但朝堂上的大臣们却认为曹参理应功居首位。若要单看功绩而言,他的功劳可以说是第一,在大汉的功劳簿上明确记载着:身经百战的曹参,一共攻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个县;且俘虏了两位诸侯王,三位诸侯国的丞相,还有六个将军等。
众所周知,刘邦和萧何、曹参的关系都不简单,当初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时,萧何是县衙主吏,曹参是沛县狱掾,三人交情不浅。每次刘邦押着犯人去咸阳服徭役时,萧何曹参都送钱给刘邦作为路费。后来刘邦在沛县举兵反秦,这二人更是鞍前马后、一路追随。萧何为相,坐镇后方为刘邦输送粮草、器械、士卒;曹参为将,在前方冲杀为刘邦攻城拔寨打江山。
但是,老练十足的刘邦,考虑到汉室江山的稳定性,弄出了一套功人功狗的说辞,硬是将这首功的位置,安排给了萧何。如此一来,曹参心中有了些不快,在他看来:萧何只不过是留守关中,治理后方的一个相国,而自己则是率军冲杀在前线,历经大大小小数百场恶战,这才有了大汉江山的版图。
但即便心中不快,面对高祖的决定,曹参还是选择了接受。其实,萧何为相,曹参为将,虽说二人工作职责不同,但一个治国,一个安邦,二者都是大汉王朝开创的奠基者,功劳都不小。却因这次论功封赏,彼此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二人有了隔阂,但这却是刘邦所希望看到的。在太平年代,不管是哪个帝王都不想看到相之间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只有两派势力相互制衡,皇帝才能睡得安稳。通过论功行赏这件事,可以看出当了皇帝的刘邦,其手段有多么高明了。
位为相国,功第一的萧何,做了西汉第一个丞相,为大汉的长治久安再次辛勤劳作。公元前193年,因劳累过度,萧何病重,时日无多。这时的大汉皇帝乃是汉惠帝刘盈。惠帝问他满朝文武,有谁可以替代他辅佐自己治理朝政,萧何不假思索地说道:唯有曹参一人可担此重任。
在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后,曹参告诉身边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没几日,我便要入朝当相国去了。”大家一阵诧异,圣旨都没有下来,难道曹大人可以未卜先知?但事情的走向正如曹参所说的那样,过了不久,从长安来人向曹参宣读了圣旨。
听闻曹参接任相国一职,朝臣们认为曹参和萧何有嫌隙,曹参上任后必将推翻先前萧何制定的法令,大刀阔斧的对政务进行改革,还会对官员施行调整,一时间人人自危。鉴于此,群臣们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轻则受到惩罚,重则丢了乌纱帽。
忍受了数日的煎熬后,终于等来了第二任丞相曹参的一纸文书: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寥寥十几字,意思很明确,就是告知众人,一律按照之前萧何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办理,一点儿也不进行改变。
在给众人吃了个定心丸后,身为相国的曹参,却只拿俸禄不问政事,每日都是从早到晚的饮酒作乐。长此以往,之前的一些门生都前来劝他改变思想,别只拿着皇上的俸禄,却不为皇上办事,要适当地勤政谋政。对于众人的好心劝进,曹参都是一笑了之。
看着相爷都如此放纵享乐,下属们自然也是纷纷效仿,三五成群地在相府的后花园划拳喝酒,有时候还会跳舞助兴。即便是曹参撞见后,非但没有斥责下属,反而也是加入其中,和下属们一起饮酒、唱歌、跳舞,这生活好不快活。
没多久,消息传到汉惠帝的耳朵里,惠帝对此颇为埋怨,并且还派曹参的儿子去质问曹:为何食君之禄,却不分君之事?结果被曹参惨打了一顿,轰出去了。这下汉惠帝的面子上挂不住了,心想这叫什么事啊。
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的汉惠帝忍无可忍,再一次朝会上,当众质问曹参,为何只知饮酒作乐,却不问政事。曹参脱掉帽子,向汉惠帝道歉后问道:“陛下自认可比高祖厉害?”汉惠帝道:朕哪里敢和先父比?曹参又问道:“自己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汉惠帝瞅了曹参一眼,随即说道:“你整日只知道饮酒作乐,自然是不如萧何。”
这时候,曹参不慌不忙地说了一句:“高祖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十分清楚明白。既然你不如高祖,我不如萧何,现如今陛下您垂拱而治,臣等守职,遵循之前的法令不久可以了嘛?”汉惠帝明白了曹参表达的意思,大手一挥,回家继续喝你的酒去吧!
虽说仅当了三年的丞相,但是曹参并没有对萧何制定的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继续遵循,顺应民意,让民众休养生息。他“无为之治”的做法,其实是当时最好的改革。在其去世后,当时的老百姓都感恩他的功德,纷纷为其祈福,还有人做歌称赞他,曰:“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