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杀魏忠贤究竟是对是错 如果不杀魏忠贤还会怎么样

日期:2023-10-2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崇祯杀魏忠贤对错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纵观历代亡国之君,崇祯可以说是其中最为凄惨可悲之人。要论能力以及实际的表现,他并不算昏君,甚至比许多盛世明君还要勤政,然而这并没能挽救大明,不仅如此,就连他自己的生命,也随着大明的灭亡而消逝了。

  北京煤山上有一棵“歪脖子树”,四百多年前,明代的最后一任帝王朱由检,就在这棵树上上吊身亡。他虽然没有保住大明江山,却也践行了先祖“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朱由检死的时候,据说身边只有一个老太监跟随,而且这个老太监,还说出了一番非比寻常的话,大意就是如果魏忠贤还在的话,是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老太监的口中的魏忠贤,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熟悉的,或者至少也听过他的名字。此人是天启朝权倾一时的大太监,号称“九千岁”,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个太监能够坐到如此高位,古往今来都是极少见之事,非要找个类比,恐怕只能拿秦末时指鹿为马的赵高来比较了。

  魏忠贤名声之臭,史所罕见,纵观古今,也许只有秦桧等寥寥数人能居其上。这样一个名声臭到天的人,跟随朱由检一同殉国的老太监为什么还要为他说话?难道是同为太监,有相惜之情?想必不是,毕竟这个老太监,可是崇祯的“死忠粉”,而魏忠贤,则是崇祯的大对头。

  其实为魏忠贤说好话,甚至洗白的,后世还大人有在,这些人之所以洗白他,无非是坚持一个论点,那就是“若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会迅速灭亡”,这种观点,到底是对是错?

  号称“收税能手”的魏忠贤,掌权期间就已欠发军饷,靠他来解决大明财政危机是不现实的

  四百年前,煤山上的那个老太监为魏忠贤说好话,时至今日,网上给魏忠贤“洗白”的人也有不少,这些人大多有一个共同观点,那就是魏忠贤活着能为大明续命。然而这种观点,恐怕是站不住脚的。

  比如大家说魏忠贤收税有一套,有他在,大明就不愁发不出军饷,这其实就是睁眼说瞎话。因为明末军饷欠发的问题,并不是崇祯朝才开始的,而是在天启朝,并且恰恰就是在魏忠贤掌权期间就有。

  根据天启七年陕西巡抚发给朝廷的奏折显示,光是陕西一地的军饷,就已经欠发五六年了,合计十五万九千余两白银。

  由此可见,以“收税能手”著称的魏忠贤,其实并没有解决大明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他掌权时,同样有欠发军饷的情况,而且还是逐年严重的。所以说,就算魏忠贤不死,明末的财政危机也不会得到解除。

  事实上,魏忠贤对大明财政的贡献是极其有限的,明末的财政问题,是由王朝末年的自然走势所决定的,别说他魏忠贤解决不了,哪怕古往今来再能干的大臣,在不彻底变革制度的基础上,也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魏忠贤死时已近六十,纵然不被杀,也很难再为大明续上几年命

  当然了,总体来看,魏忠贤掌权时朝廷的财政状况要好于后面的崇祯朝,如果魏忠贤一直不死,或许还真有可能再为大明续上几年的命,但归根结底,大明还是要因为财政问题而走向灭亡,这不是魏忠贤所能左右的。

  而且魏忠贤死时就已经五十九岁了,崇祯朝则历时十六年,如果魏忠贤活到大明灭亡的那一刻,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七十就已“古来稀”,因此魏忠贤能够自然活到大明灭亡的可能性本来就不高,更别提再为大明续上几年命了。所以魏忠贤不死,大明也不太可能延续下去。

  处理魏忠贤不是崇祯的错,杀完了却没能推出继任者,才是崇祯真正做错的地方

  很多人因为崇祯把大明折腾没了,就认为他当初杀魏忠贤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事实上,杀魏忠贤这件事本身,并不是崇祯的错,崇祯真正错就错在他只顾杀,却没有适时地推出继任者。天启帝为什么能纵容魏忠贤胡作非为?并不是他拿魏忠贤没办法,而是这个人对他利大于弊。

  皇帝虽然有几乎无限的权力,可是让他一个人管理百官,处理天下的所有事务,是不现实的,而魏忠贤,正好就是一个得力的助手,可以让天启帝在皇权不受威胁的前提下,轻松地管理天下事务,甚至干脆当了个“甩手掌柜”。

  但魏忠贤对于崇祯来说,毕竟是前朝遗老,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祯不重用他乃至杀掉他都是很正常的事。可杀归杀,魏忠贤的“位置”可还是得有人去坐的。

  然而崇祯却只顾着杀,而没有适时地推出一个可以替代的角色出来,以至于什么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结果把自己累惨了,也没能阻止大明的灭亡。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当年煤山上那个老太监的一番话,也未必是在为魏忠贤开脱,更可能是从侧面批评崇祯的处置失当,即杀掉魏忠贤后,没有及时推出合适的继任者。倘若崇祯有他哥哥那样的政治头脑,杀一立一,也许大明还真就有可能续命好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