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陵墓中都有些什么真的有那么奢华吗

日期:2023-10-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的陵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慈禧太后,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无名无分地统治了中国达半个世纪。尽管中外史学界对她褒贬不一,但对于她生前的奢靡生活,正史当中着实记载翔实。

  有人算过一笔账,慈禧一天的生活费是纹银4万两,宫廷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能够买两艘“吉野号”战舰。当时晚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国库空虚,内忧外患国难当头,然而慈禧依旧固执自私地享受着“一顿饭够百姓穿十年衣”的奢华生活。

  当北洋海军被打得屁滚尿流时,不知慈禧当时又作何感想。就连临死时,她也没有对她腐朽的思想进行过反思,反而恨不得把整个紫禁城都带进她的地宫。

  据李莲英口述的《爱月轩笔记》披露,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5000万两白银,堪称世界之最。那么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准皇帝”的“地下紫禁城”是怎么构建起来的?在她入住这座地下宫殿前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细节呢?

  重建陵寝

  陵寝建成后,慈禧并不满意。原因是工程完工后,她和慈安二人的陵花费不等,也就是说在她的陵寝上花的钱少了,她感到不公平。可是人家慈安是大清门抬进来的正宫娘娘,在理论上慈禧的身份肯定要比慈安低很多,因此花在她的陵寝上的银子比慈安少了近40万两。但是,慈安陵用银266万两,慈禧陵用银227万两,两座陵合计用银500万两,这已经堪称清代帝后陵寝花费之最了。

  那么,两个陵寝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原来慈安陵所用的木料大部分是国产楠木,价格较高。

  另外,慈安陵还比慈禧陵多了一段神道,用意就是要和咸丰的定陵连接,说白了就是要体现出他们俩是正牌夫妻。所以慈禧就没有资格建神道,以至于她认为自己最终还是输给了慈安。

  不过对于慈禧来说,这件事是有转机的。光绪七年(1881)慈安暴亡,死因不明,这不仅是一宗历史谜案,还将挡在慈禧面前的最大障碍消除了——慈禧终于可以独揽大权了,这让她的陵寝重建就变得容易了。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东陵守护大臣呈上一份奏折,内容描述了慈禧陵寝的现状,说其出现了渗漏、风化、瓦爆釉、彩画脱落等问题。按理说,得知自己的陵寝出现这些现象,慈禧应该伤心才对,可是相反,她心里却乐开了花。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慈禧就对自己的陵墓有所不满,这回她已经手握权力,并且还有了一个送上门的借口,此时不重修陵寝更待何时啊?

  于是她马上派奕劻、荣禄这两个心腹大臣去东陵。这两个人是有名的马屁精,他们很会揣摩慈禧的心思。对于这件事的处理方法,他们的决定绝对是出人意料的——他们打算拆除陵寝,重新修建。

  其实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由砖、瓦、木、石建成的,出现风化的情况很正常,不仅是慈禧的,其他的陵寝也都是这样,甚至风化得更严重,难道都要拆除重建吗?然而这种奏请虽然离谱,但却是正猜中了慈禧的心思。折子一上,她当即就批准了,所以慈禧陵寝就开始了大肆的拆除重建。

  奢华建筑

  慈禧太后的陵寝重修之后,各方面都变得十分奢华。根据档案记载,当时的承修大臣荣禄等,曾上奏给慈禧一篇奏折,里面说到了慈禧陵的大殿隆恩殿的用料问题。在奏折中,荣禄谏言改用黄花梨木。

  其实这是非常僭越的一种想法,还从来没有人敢于在建大殿时使用这种木料。因为这种黄花梨木是明清时期皇家做高档家具用的,民间绝少能够见到。所以对于在建造房子、大殿时用黄花梨木这样的想法,荣禄等人虽明知是非常大胆的逾越之举,但他们认为这个折子呈上去之后,慈禧看到一定会格外高兴、异常满意,并且对他们大加赞扬。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慈禧满意归满意,却并不满足。她说既然大殿使用了黄花梨木,那么东西配殿也应该与之统一规格,使用黄花梨木。这让荣禄等人大为吃惊,本来大殿使用这种高档木料已经是十分大胆的僭越行为了,没想到慈禧要求把两个配殿也一并用其来进行改造。

  用这种黄花梨木建造的慈禧陵大殿,可以说是花费巨大。根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整个陵寝重修耗费掉的银子是150万两。当时距离竣工还有9年的时间,虽然后来又用了多少银两档案没有记载,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绝不会是一般的数目。

  另外,慈禧陵的彩画是新颖而独特的。她的三殿彩画全部改用了等级最高的金龙合玺彩画,这些彩画根本不需要披麻抹灰等传统工序,而是利用木质本色直接沥粉贴金,全部采用金色。这种别具一格的彩画在清代陵寝中唯慈禧陵所独有。

  慈禧陵中的建筑更是与众不同,其中的金龙盘玉柱,使得慈禧陵三殿流光溢彩。在皇家建筑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北京故宫太和殿上,只有6根柱子上有盘龙,并且沥粉贴金。但在慈禧陵中,三殿总共有64根明柱上全部盘绕着半立体的镀金铜龙,而且每个龙头都装有弹簧,借助空气的流动,龙须可以自行摆动,形象栩栩如生

  而且慈禧还颠覆祖制地采用了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以及隆恩殿周围的汉白玉石栏板也全部雕刻成了“凤引龙追”的形式,暗示着慈禧太后生前权力之大,皇帝都得跟在她的后面,听从她的安排。

  尤其是76根望柱,还打破了历史上一龙一凤的格式,而是将望柱头雕刻成凤,龙则改雕在柱身之上,柱身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格局,暗指慈禧太后生前曾两度垂帘听政

  慈禧陵的这些石雕不仅显示出晚清女主当政的鲜明时代特征,其雕刻工艺也是堪称一绝。例如,隆恩殿殿前的御路石,玲珑剔透当之无愧为石雕中的精品。它仍然使用了凤在上、龙在下的布局,而且雕刻工艺还采用了更为高超的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在龙的腿、尾、须部和凤的嘴、冠、角部有10处透雕,立体感超强,形象更为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慈禧如此在陵寝处处炫耀自己生前的辉煌,无疑是亲手为自己的陵寝被盗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