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吃鱼到底暴露了什么信息 难怪大清会灭亡

日期:2023-10-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鸿章吃鱼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鸿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清朝有名的大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经创立了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当时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

  在李鸿章的一生中,他参与了多起重大事件,比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等,并且作为清政府的代表与外国列强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最后1901年在北京病逝。

  李鸿章出生于今天的安徽合肥,家中兄弟姐妹一共八个人,李鸿章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又被称为“李二先生”,李鸿章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自幼就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在1840年的时候考中了秀才。

  三年之后,李鸿章被选为优贡,后来随着父亲进入京城,在父亲的带领之下,得到了不少名臣的赏识。四年之后,李鸿章考中进士,在朝考之后就进入翰林院工作,并在同一年拜曾国潘为师。

  后世以清朝末期为背景的电视剧可以说是不可胜数,在《走向共和》中就曾经上演过这样一个场景:当时李鸿章作为清末名臣正在家中用餐。

  当时吃的是一条清蒸鲈鱼,众所周知,鲈鱼的味道非常鲜美,并且刺少,在鱼类中属于中上等,当时的李鸿章正在认真的品味着眼前的鱼,而他的手下正在一旁向李鸿章汇报最近的工作情况。

  李鸿章对吃鱼这件事甚是讲究,仅仅是餐具就有八件,就更不要想这条鱼煮起来要耗费多少精力和时间了。

  当时李鸿章的手下一直在汇报着各种工作,例如北洋水师的炮急需更换;张之洞呈上了奏折汇报汉阳铁厂的工作等等,但是李鸿章对于这些似乎并不是很关心,一直在认真的品尝自己的鱼。

  稍后李鸿章问下属袁世凯从朝鲜回来之后为什么就不见了,下属支支吾吾答不出来,李鸿章便让其赶紧退下。而自己则继续吃着鱼。

  没过多久,李鸿章的管家急匆匆的跑过来说准备献给太后的那只鹦鹉已经一天都没有吃喝了,非常不对劲,听到这里李鸿章赶紧放下手中的筷子,向饲养鹦鹉的地方跑去。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李鸿章对于前面下属报告的那些他本应该关心的事并不感兴趣,反而对一只小小的鹦鹉十分上心,从这个片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当时的李鸿章实际上是清朝发展的关键人物。

  当时他的手下说军费的银子一直在催,而李鸿章只需要签个名字或者向皇上启奏就基本能够解决这件事,这可以说是李鸿章的本职工作,但是李鸿章有没有从中间捞油水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唯一能够确定的事就是李鸿章自己是没有拿出银两来维持北洋水师的运转,到最后本应该是清王朝唯一能够寄予希望的北洋水师也不复存在了。

  此外,当时的手下提到张之洞递上来的奏折,但是对于李鸿章来说,张之洞或许会影响到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所以立刻联想到了袁世凯。

  其实在李鸿章眼里,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在皇上面前邀功争宠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手里要有武器,而袁世凯对于李鸿章来说就是一个强大的武器。

  而对于由张之洞创建的汉阳铁厂,李鸿章没有过度的关注但是也没有打压,反而还在经济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汉阳铁厂后来因为技术落后,不能紧跟时代,产生的利润非常少,最终落得了破产的结局。

  而李鸿章的下属在向他汇报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时,李鸿章异常镇静,这可能是有两个原因,要不就是李鸿章认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要不就是李鸿章的目光太过浅短,把列强想的太过于简单。

  但是最后谈及到鹦鹉的时候李鸿章却惊慌失措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那只鹦鹉是要献给慈禧的,李鸿章认为只有得到慈禧的欢心,办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清王朝,自上而下都已经被腐朽包围,其实清王朝最后灭亡的原因,并不能怪外国的侵略者太强大,只能说是当时的清朝太过于腐朽,最后只能成为列强的食物。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