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周天子分封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更是证明了商朝时期,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牧野一战朝歌覆灭,天下易主。周天子将原本隶属于殷商的诸侯国安顿好后,便开始列土封疆,犒赏那些在伐纣过程中立下大功的臣子。有幸获得封赏,得到土地的人,便会跻身诸侯之列,成为一方之主。被分封了的土地,自然要制定建制,这也就是“封建”一词的由来。
不过,周天子列土封疆的过程,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诸侯想要获得自己的封地,绝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坐着高头大马在一众仪仗的簇拥下接管当地,然后,就能安心地治理一方。想要获得被封赏的土地,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干掉这片土地上原本的主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中原土地有限,早年参与了商周之战的老诸侯也都是有功之臣,他们原本的土地是万万不能动的,否则,谁都不能保证会不会发生“进京勤王”一类的造反事件。所以,被分封给功臣的,大多是一些边陲之地,这些地盘处于偏远地区,与蛮夷戎狄做邻居。这些地盘常年得不到中央的控制,有的都已落入外邦手中,想要取得这块封地,难免要与原本的主人打上一架。
就拿姜子牙去封地这件事来打个比方,作为灭商的头号功臣,姜太公自然是第一个得到这份荣耀的。姜尚的封地在营丘,国号为齐。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姜太公的老祖宗曾被封到吕地,所以,他们家又称为吕氏。后来,姜尚辅佐了周文王周武王,帮助姬家平定了江山,与姬发又有亦师亦父的感情,所以,他得到的封地理应是最肥沃的。
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齐地就在东夷旁边,在商初属于“边陲之地”。在齐地的旁边,还有个莱国,莱国便是夷人建立的国家。姜子牙得到了封赏后,坐着马车带着家眷家臣浩浩荡荡地前往封地。刚离开朝歌的时候,一行人的速度非常慢,太公只听客舍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群人走的这么慢,恐怕不是想去赴任吧。”太公听罢,立即命人加快了步伐,当天晚上便来到了齐地。
不凑巧的是,太公刚刚来到封地,就赶上了莱国人前来闹事。莱国侯趁着这个时候挥师杀来,其目的已不言自明,那就是:想趁着商周交替之际沾点便宜,拿下营丘扩大地盘。
姜太公来到齐地后,是怎样治理这片地区的呢?
根据史料的记载,他并没有和邻居硬碰硬,而是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律法,修明政事简化利益,用一切力量扩大生产。等到齐地变得富庶时,周围的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地归附了齐国,使得齐国逐渐成为了庞然大物。等到周成王执政的时候,齐地爆发了“管蔡之乱”,这时成王给当时的齐太公下达了命令:
“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棱,北至无棣,此间五等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
这个理由是不是看起来比较熟悉?
东周时期齐国讨伐楚国时,就不止一次用到了这个理由。书归正传,从上述的事例中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天子给你的封地未必属于你,想要稳占这片地皮,还得处理好这块地盘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那么,诸侯处理完了封地的事务,他就可以安心地做“土皇帝”了吗?
未必。
想要安安稳稳地当好地方统治者,还得满足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天子的威慑力得到保障。这一点,西周倒没什么好说的,东周时期天子式微,天子无法控制诸侯国后这一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到了春秋时期,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调配,肆意打架抢地盘,以至于,不少小诸侯国被吞并,最终,国家被七大诸侯国割据,是为“战国七雄”。
在这七个国家里面,年头比较久的有楚、齐、燕、秦,这四个诸侯国分别处于四个异族旁边,建国时的条件非常糟糕。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四个国家在立国时就久经战乱,所以,非常有战争经验,在武力至上的春秋战国时代自然要占不少便宜。拿秦人来说,他们常年与西戎打仗,这种艰苦的战争生活赋予了秦人全民尚武的精神,也磨练了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力。
在《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可以说,秦人能展现出的这种彪悍且团结的战斗风格,完全是得益于他们的少数民族邻居。到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分封制度、封建制》、《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