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守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朱元璋的这位侄孙名叫朱守谦,是朱文正的儿子。原来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叫朱重四,娶妻王氏,生下了朱文正。朱元璋家里本来人很多,但经过灾荒、瘟疫,最后只剩下他和朱文正母子。朱元璋起兵后,嫂子带着朱文正前来投奔。
后来,朱文正成为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将,立下不少战功。不过,后来朱文正胡作非为,被朱元璋打死。朱文正被杀时,朱守谦还是个孩子,朱元璋摸着他的头顶说:“儿无恐。尔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艰难,恣肆凶恶,以贻吾忧。尔他日长大,吾封爵尔,不以尔父废也。尔宜修德励行,盖前人之愆,则不负吾望矣。”
朱元璋对朱守谦很好,将他养在宫中,亲自教导,为其取名“守谦”。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诸王,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封国位于广西桂林。然而,朱守谦来到封地后,肆无忌惮,为非作歹,“而好比群小,粤人怨咨”。
朱元璋闻讯后很生气,召朱守谦回南京,“戒谕之”。没想到朱守谦还不服气,“作诗怨望”,“引古牵今,内多含冤抱恨”。这下彻底激怒了朱元璋,他下诏将朱守谦废为庶人,让侄孙回到凤阳老家去种地。朱元璋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使居凤阳力田,冀其知稼穑艰难而思所以保富贵也”。
也就是说,朱元璋想通过这种“忆苦思甜”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侄孙,让他知道平民百姓的不容,珍惜眼前的富贵。朱守谦虽然顽劣,但还时有些才华的,他在凤阳期间,写过一首诗,“不恋车马之嬉游,住茅檐之矮屋,忘金饰之高楼,惟努力于田丘,甘心老死于桑林”。
朱守谦在凤阳老家住了七年,朱元璋以为侄孙能改过自新,于是恢复了他的爵位,将他的封地转到云南。没想到朱守谦怙恶不悛,到了云南后,“复奢纵淫佚,掠杀不辜,默于财货,豪夺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
朱元璋听说过,再次将朱守谦押到凤阳种地。不过,这回朱守谦没那么老实了,“横咨如故,强取牧马,暴扰一乡”。朱元璋很生气,将朱守谦召到南京,痛打了一顿,然后囚禁起来。洪武二十五年,朱守谦病死,朱元璋封朱赞仪(朱守谦的儿子)为靖江王世子,后来承袭了靖江王的王位。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虽然富贵至极,但童年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朱元璋深知农民的疾苦,所以他希望通过种地这种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儿孙,让他们知道富贵来之不易,既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又要懂得体恤百姓。不过,在教育朱守谦时,朱元璋失败了。
不过朱元璋的这种教育方式,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说太子朱标,就多次前往凤阳,朱元璋让他体验生活,“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朱元璋的第六子周王朱橚,开始也经常胡作非为,后来被朱元璋贬到云南种地。在云南期间,朱橚了解民间疾苦,编写了《救荒本草》这本书,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