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公元223年,经历了夷陵之战战败的刘备忽然在白帝城病倒,此时的刘备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他征战一生,在生命快要终结前,却被书生陆逊击败,导致蜀汉内部元气大伤,或许是因为多年征战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或许是夷陵之战对他的打击太大,刘备就此一病不起,他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将诸葛亮从成都召到自己身边,准备托孤。见到诸葛亮后,刘备称诸葛亮的才学是曹丕的十倍,将来定能治国安邦,成就大事,如果他的儿子刘禅有成为帝王的才能,就辛苦诸葛亮辅佐刘禅,若刘禅没有什么才能,诸葛亮可另立他人为帝。诸葛亮听完这番话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泪如雨下,当即表示自己定当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自己的毕生之力辅佐刘禅,兴复汉室。
不得不说,刘备对诸葛亮的亲近与信任是有目共睹的。在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到诸葛亮出山后,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渐亲密,当时关羽和张飞等人因此还感到很不愉快,刘备则称他有了诸葛亮后,就像是鱼得到了水一般,最后,关羽和张飞也没有办法再吃醋,于是也就不再抱怨了。为了让诸葛亮出山,刘备曾经不惜先后三次亲到茅庐邀请诸葛亮,而那时的诸葛亮不过是一个有一定名声,却毫无业绩,而且比刘备足足小二十岁的男子,但刘备并没有因此而看轻诸葛亮,他向诸葛亮虚心求教,并将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作为刘备集团此后数十年的基本国策,足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
在刘备托孤时,蜀汉内部情况并不乐观。由于刘备兵败,东吴大军屯兵在益州之外,对蜀川虎视眈眈,即便是孙权与刘备之间谈和,但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极其紧张,正是因为如此,刘备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坐镇永安,以防止陆逊率军攻入蜀川。而北方的曹丕也对蜀汉虎视眈眈,一旦曹丕调转兵锋,率领大军攻打汉中,蜀汉即便能抵御曹丕的攻击,但也会损耗极大。除了外部的恶劣环境外,蜀汉内部也不太平,当时南中地区颇为动荡,特别是在刘备去世之后,孟获等人先后在南中叛乱,导致蜀汉半壁江山沦陷。但即便如此,诸葛亮还是以一己之力将这些困难担了下来。那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明明内外压力如此大,诸葛亮为何还愿意鞠躬尽瘁,竭尽所能为刘备的蜀汉政权奉献终身?
诸葛亮这样做,一方面自然是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毕竟在诸葛亮还没有任何实际表现的情况下,刘备就对诸葛亮委以重任,让他从一介白丁逐渐成为一国宰相。除了这点之外,最重要的是,刘备从来都没有负过诸葛亮。
诸葛亮最为尴尬与难受的时候,就是关羽被杀的时候,毕竟诸葛亮是东和孙吴的提出人与实际操盘手,但孙权单方面违背同盟关系,派出吕蒙切断关羽后路,而在这场逼得关羽兵败身死的战事中,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参与其中。因此在刘备东征时,诸葛亮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其实就是在避嫌。但即便如此,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依旧没有减少,他让诸葛亮坐镇后方,负责治理民政,供应军需,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那时立场尴尬的诸葛亮进行精心的保护。
正是因为刘备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诸葛亮,自启用诸葛亮开始就没有负过他,这才会让诸葛亮感激涕零,甘愿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