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3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三国秀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开篇讲张角是不第秀才,进山采药,遇到一位老人,碧眼童颜,手拄藜杖,引张角到一山洞,传授天书三卷。天书的名字叫做《太平要术》。
问题来了,东汉末年,有秀才这称呼吗?
一般任印象中,有科举才有的秀才,举人之类的称呼。科举制度隋朝才开始实行,东汉和隋朝中间隔着三国魏晋南北朝,汉朝的人这么会是秀才,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搞错了吗?
没有搞错,秀才这个称呼很早就有了,在汉以前就有了,不过不是一种特定的称呼,是对有才华的人的一种称呼。就像现在小哥哥,小姐姐称呼帅哥美女一样。到了汉朝,察举制出现后,就成了一种的特定称呼。
因为东汉的开国皇帝是位面之子刘秀,秀才与刘秀的秀犯忌会,就把秀才改称为茂才。所以秀才又叫茂才。
说到汉朝的察举制,简单的介绍汉朝的选官制度。
汉朝的选官制度分为两种,一个是延用秦朝的军功制度,就是想要当官,你就去打仗,去玩命,有军功就有官当,这个制度在汉初还行,国家不稳定,有仗打。到了文景时期,战事少了,选拔的人才也就不够用了,所以就有了郎官制。
郎官制就是在郎官中选拔人才当官,郎官就相当于后世的进士,但郎官不像进士是通过科举一种方式选出,而且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选出。
一是官二代,一个两千石的高官,在任满三年可以推荐一个子侄当郎官,叫做任子。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两千石的官在全国也就几十个。
二是有钱人,商人有钱,但不能当官。因为这条规定是不能是有市籍的商人。普通人很难达到政府规定的家产10万贯。有10万贯,不是市籍就能当郎官,叫做貲官。司马相如就是貲官,司马相如逼卓文君当垆卖酒,还不是为了当官。
三是察举制,这个大家都熟悉就不多介绍了。
四是,征召制。有名望,有才能的人,皇帝亲自招见,确认有才能后,就直接授给官职。
五是,博士弟子。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五经博士的弟子有优秀的也能当官。
到汉武帝时期,郎官多数都来自太学了,太学毕业的学生分为两等。甲等直接留在中央为郎官,乙等回到地方为吏,如果表现好还有机会到中央为官。
说回张角,罗贯中说他是秀才,这个称呼没有错,汉朝是有秀才。但不第秀才有些不太合适,不第就是科举落榜。汉朝的秀才是举荐的,没有不第一说。如果用不举秀才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所以个人觉得是罗贯中觉得不举不好听,就写成了不第。
也有可能就是罗贯中平时说习惯了不第秀才,顺手就写,并没有太多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