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3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高昌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贞观十年,唐王朝在平定了吐谷浑之后,遂将目标对准了高昌国。公元640年,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击灭高昌国。此役,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
高昌,位于新疆吐鲁番区以东,发展历史悠久,汉代时曾被称为“车师国、高昌壁”等,属于中原王朝管辖,西汉时期,曾在此地设校尉。公元442年,北凉主沮渠无讳将原本在这儿的高昌太守赶跑之后,便在此定居下来,并在此建国,这是高昌国最早的由来。
到了公元460年,这时候的柔然开始壮大了起来,随之吞并了沮渠氏,占领高昌,随后以“高昌”为国号,开始了它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之路,直到被唐朝所灭。至于高昌为何会被唐朝所灭,除地理位置的原因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作死。
关于高昌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首先,它位于西域地区,扼守西域咽喉,是历朝历代的王朝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但凡大一统的王朝,都将掌控西域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要想统一西域,必先争夺此地。
而西域诸国的对中原王朝的态度决定着中原王朝对他们的态度,如果你不主动挑事,听我的话,那么,我们相安无事,并且中原王朝会给你丰厚的赏赐;但如果你主动挑衅,那么迎接你们的只有战争。而高昌国恰恰属于主动挑事的,这也是为什么它会被唐朝灭掉的原因。
贞观四年,唐王朝平定北突厥,慑于大唐王朝的强大军威,西域诸国纷纷投降唐朝,成为唐朝的附属国,高昌国也不例外,为表示对大唐王朝的忠心,高昌国国王麹文泰亲自来长安觐见唐太宗。当然,这小子来长安觐见唐太宗,除了以表忠心之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垄断西域与大唐的商业贸易。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此时的大唐王朝一统天下,向西进入西域的话,只能通过高昌这条贸易通道。试想一下,如果他跟唐朝保持友好,那么,这块大蛋糕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了。所以,他才会跑到长安去觐见唐太宗,而唐太宗对于高昌国也并无任何不满,于是就与高昌国保持了良好的贸易往来。
但是,过了两年,意外发生了。这时一个名叫焉耆的西域国家派遣使者到长安在给唐朝进贡的时候,乘机提出希望唐朝给自己重新开辟一条商道,且不经过高昌境内,对于焉耆国的要求,唐王朝在权衡利弊之后,欣然应允。
但这一动作却引起了高昌国的不满,自己的一块蛋糕被别人分去了一部分,换做任何人都会不乐意的。于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高昌国派兵攻打焉耆,攻占五座城堡,烧毁其房屋,焉耆向唐朝求救。
同时,高昌国又派人挑拨西域各国与唐朝的关系,并阻止他们向唐朝入贡。接着,仗着西突厥的撑腰,高昌国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又再次挑动薛延陀与唐朝的关系,并扬言要发兵攻打薛延陀。
面对高昌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唐王朝怒了,既然给你好果子你不吃,那么我们就在战场上一决胜负吧!势必要让你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就这样,唐朝开始了攻灭高昌之战。
公元639年,唐军在经过精密的部署之后,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统帅、薛万均为副统帅,率领赵元楷、阿史那杜尔等将领,率军向西进发,进攻高昌。对于唐军的行动,受尽欺负的焉耆国表示会倾尽全力协助唐军征伐高昌,唐军欣然接受。
公元640年八月,准备充分的唐军正式对高昌国发起了进攻。那么,这儿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高昌国会挑衅一个如日中天的大唐王朝呢?要知道,高昌国不论人口、战斗力、资源方面都不如曾经被唐所灭掉的突厥、薛延陀等!挑衅唐朝,无异于螳臂当车。那么,高昌国到底哪来的勇气呢?其实,挑衅唐朝万全可以归咎于高昌国王的自大以及寄希望于西突厥。
首先,唐军进攻前夕,高昌王曾自大地对其手下说:“唐朝距离我们有7000里,在这中间,还有2000里的大沙漠,沙漠之中环境极为恶劣,唐军没有水源补给不说,还酷热难耐,热风吹过就像火烧一样,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中,我不相信唐军真敢发兵过来。过去我曾去过唐朝,一路所见,都难以与隋朝的强盛相比,如果它真的过来攻我,那么势必人困马乏、补给困难,我们只需要三万兵马、以逸待劳,足可取胜。”
其二,我们还有西突厥的撑腰,且与西突厥结成了同盟关系,一旦一方有难,另一方必定会来支援的。所以,怎么看,失败的都是唐军,而不是他们。抱着这种天真的想法,高昌国王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因此,对于唐军的到来,也并未做过多的准备,而是寄希望于那两千里大沙漠和西突厥。
不得不说,高昌国王的这种想法还是好的,但如果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那还有困难可言吗?很快,麴文泰就被自己的话给打脸了。
虽然西北地区恶劣的环境给唐军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对于经常在沙漠地区行军打仗、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唐军将领侯君集来说,这些都是小菜一碟,毕竟他收拾过吐谷浑比这可强大多了,困难随之被克服。随之,唐军穿越环境险恶的沙漠,大军直奔高昌境内。
当得知唐军已经到达碛口,即将要进入高昌城的时候,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高昌王怕了,此刻他心里追悔莫及,千不该万不该去挑衅唐朝的,更不应该说那些大话的,现在可好,人家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自己甚至连一点抵御措施都没有!
此时的他多想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去挑衅唐朝。然而,后悔已经迟了,经过一而再、再而三被挑衅的唐军已经失去了耐心,此时,摆在高昌国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灭国。
看到唐军的决心之后,麴文泰彻底绝望了,以至于一代国王竟然被活活吓死了,可谓是死的极为憋屈和窝囊,我想,如果真的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后悔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的。
麴文泰死后,由他的儿子智盛继位,接管烂摊子。当唐军行至柳谷时,得知高昌国人正聚集于此,准备埋葬麴文泰。这是唐军中有人给侯君集建议,不如趁此机会突袭高昌城,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到时候我们作战将会轻松很多。
但是,侯君集并未听从他的建议,而是对部将说“高昌国不仁,但我们不能不义,今我主是因为高昌无礼,故兴兵讨伐,今日在人家陵墓前发动袭击,这不是正义之师,而是趁人之危的小人”。众将听后,都佩服侯君集,随之将目标转向了另一个城池——田城。
当大军到达田城城下之时,唐军依旧是先礼后兵,发挥了中原王朝仁义之师的本色,派人前去劝降,但是守城士兵“敬酒不吃吃罚酒”,对侯君集说道“誓死都不投降”。没办法,侯君集只好下令攻城,很快,在唐军攻击下,田城仅仅半天就被攻破了。
面对数倍于己的唐军,田城守军虽然拼死抵抗,但依然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很快便败下阵来,城破之后,城内的男女老少七千余口全部被唐军俘虏。随之,唐军再也没有给高昌国喘息的机会,侯君集下令大举攻城,面对强大的唐军,包括高昌国王在内的所有人都丝毫生不起抵抗之心。
在唐军攻城前夕,新继位的高昌国王曾写信给侯君集,说道“之前的一切都是家父所为,与自己毫无关系,请求唐军放自己一马”!很显然,智盛害怕了,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什么尊严啥的,他都不在乎!然而,侯君集给他的回信是“放你可以,但你必须自缚双手,前来唐军跟前请罪。”
面对唐军的这一要求,智盛不知哪来的勇气,竟然拒绝了!但侯君集等的就是这一招,千里迢迢赶来,不给你个教训,真当我大唐好欺负啊!于是,随着唐军的要求被拒绝,侯君集也向高昌城进攻了。
在这之前,高昌为了抵御唐军,曾在城门前挖了一条很长很宽的战壕,但对十几万的唐军来说,填平战壕只是瞬间之事!很快,战壕被填平后,唐军猛烈攻城,一时之间,飞石雨下,高昌士兵被击中者无数,都纷纷跑向室内躲避。
除此之外,为了能尽快结束战斗,侯君集又造了一种名叫“巢车”的东西,这玩意儿可是一种神器,大概有十余丈高,站在上面基本上能够看到高昌城中的大致情况,以此来判断城中的动向。
再说西突厥,曾与高昌结成同盟,双方约定,一方有难,另一方必定会来救援。但是,当唐军进攻高昌之时,此时西突厥军就在高昌城不远的可汗浮图城。然而,当看到强大的唐军时,突厥可汗改变主意了,他突然不想趟这趟浑水了,他深知,与唐军对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什么兄弟盟约啥的,都被他抛在了脑后,心里想的只有怎么保全自己的军队,至于高昌国,不值一提,说放弃就放弃了!就这样,突厥可汗无情地抛下了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高昌国之后,自己率兵西走。
当失去西突厥这个外援之后,这时的高昌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从上到下早已失去了抵抗之心。紧接着,面对唐军强大的攻势,智盛出城投降,至此,高昌国灭亡。
这时候的唐朝疆域,东至大海,西至焉耆,南达林邑,北抵贝加尔湖,拓地千里,深深地矗立在东方大地上,俯瞰着他的子民。
从唐朝建立之初,我们可以看到,唐王朝对西域的政策一直都是拉拢加安抚,如果不到关键时刻,并不想诉诸武力。然而,尽管唐朝保持着这样的胸襟与风度,但西域各国却视唐朝好欺负,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比如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等!经常率兵南下侵袭唐朝边境,掠夺唐朝物资,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不将唐王朝放在眼里。
直到李世民继位,可以说是对西域各国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但这些国家依旧与唐朝对抗,没办法,为了唐朝的国家利益,同时也为了天朝的尊严,只能兴兵讨伐,以维护我大唐之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