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3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舞阳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相信这段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却能从一个人身上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个人,就是我们今日的主人公:秦舞阳。
公元前227年,荆轲一行人从燕国出发,此刻他们不光是进献的使者,更是带着特殊使命去的。到了咸阳,当荆轲捧着樊于期的人头、秦舞阳捧着地图去觐见嬴政。最终结果是:荆轲追着嬴政转圈圈,当嬴政反应过来后刺伤并抓住了荆轲。这一切看似正常的背后,却有两个不正常的因素:
秦舞阳见到嬴政时的发抖
我们都知道秦舞阳之所以被选中,就是因为秦舞阳胆子非常大。十二岁的时候就可以当众杀人并且面不改色,然而他见到秦王后却瑟瑟发抖,令人生疑。
荆轲刺秦时秦舞阳的表现
我们知道荆轲刺秦时图穷匕见,荆轲追着嬴政绕着柱子跑。这时候,我们可以确定嬴政身边是没有近侍的,不然也不会让荆轲追着嬴政跑了。而后来的近侍,应该是从殿外跑进来的。然而,这时候秦舞阳却没帮着荆轲一起追杀嬴政,不然嬴政很可能被杀。
其实,我们秦舞阳的表现,来分析秦舞阳这些异常的表现:
一、秦舞阳的本性
我们了解秦舞阳,是因为他十二岁当众杀人。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认为秦舞阳的胆子非常大,包括太子丹也是这么认为的。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所有的人都被秦舞阳的假象给骗了。
首先,敢于杀人和视死如归是两回事,毕竟秦舞阳是名将秦开的孙子。其次,这里我们可以分析秦舞阳当时杀人只是一种残暴,而并非是一种勇敢。这里我们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1.当时秦舞阳只有十二岁,对于杀人没有太大的概念,更别说对于死亡的认知了。他更多的是因为别人这样做,他觉得好奇。殊不知,就是这一行为直接完成了自己的悲剧。
2.因为秦舞阳是秦开的孙子,所以他毫无顾忌的杀人更多的是仗着自己的家世。不然,他怎么可能杀了人还平安无事?
二、赶鸭子上架
其实,不管是荆轲还是秦舞阳都基本被赶鸭子上架。因为他们并不是自荐去刺杀嬴政的,都是被燕太子丹请求,或者是为了报答其恩情而不得已而为之的。不然秦舞阳也不会见到嬴政时发抖了,因为一个视死如归的人是无所畏惧的。
我们反过来思考,如果荆轲和秦舞阳不答应太子丹,那么太子丹会放过他们?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说别的如果他们无意间泄露了这个秘密或者拿着这条信息向嬴政请功,那么太子丹必然自身难保。所以,他们如果不合作,则必然会被太子丹杀掉。
三、求生的欲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认真听这一句话,我们就能感到这句话里面不是一种壮士赴国难的豪迈,更多的是一种凄凉和悲哀。这其实也说明了,他们是不想死的。尤其最后荆轲死前说的话,说明荆轲是有杀死嬴政的机会的,而他更多的是想活捉嬴政,除了为燕国要回领地还或许能活命。
但是秦舞阳毕竟是个孩子,他认为自己不帮助荆轲刺杀嬴政,嬴政就会放过他了。但荆轲的思想就成熟多了,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要活命的唯一可能就是抓住嬴政,然后以嬴政作为自己和燕国的筹码。
其实,我们反向思考:如果荆轲图穷匕见之时,秦舞阳能马上向前帮助荆轲抓住嬴政,那么他们的生命也许可以获得转机。但我们理性地想一下,其实这种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想想从秦国的都城要挟着嬴政逃出咸阳甚至秦国,可能吗?
而这点燕太子丹虽然狂热但看的还是比较清晰的,他知道刺杀秦王时想从嬴政手里要挟土地是不可能,荆轲、秦舞阳等全身而退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燕太子丹只希望嬴政死,秦国大乱给燕国争取一丝机会,其实这也是不现实的。
或许这就是历史,每一个看似感性的背后都有一份理性,而理性的背后又有一份感性。在自己的人生中,每个人都是胜者,但在别人的人生中却又都是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