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乾隆时期贪腐案会屡禁不止原因是什么

日期:2023-10-3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时期贪腐案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清朝的贪腐弊案并非始于乾隆,其实,早在康熙晚年,官场的贪腐之风就已经愈演愈烈了,及至雍正即位后,不仅对贪污舞弊现象深恶痛绝,还接连出重手惩治了一批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一时间朝野上下为之一肃,贪腐之风有所减弱。由于雍正帝对贪腐之事惩处严厉,所以整个雍正时期,官场之上的贪腐之风明显收敛。乾隆帝在即位之初,在其父雍正反腐的基础上更加强力度反腐,因此在乾隆前期尽管清朝还存在腐败官员,但也都是凤毛麟角而且很快便被乾隆查获。然而到了乾隆晚年,经过励精图治的乾隆王朝国力达到顶峰志得意满的乾隆开始走向腐化,他的腐化最终导致整个大清王朝的腐化。乾隆后期的贪腐弊案之所以屡禁不止究其根源其实就是皇帝。

  卖官鬻爵古来有之,纵览整个清朝历史,也是各个时期都存在的现象,这并非源于乾隆,当然也不会终于乾隆。卖官鬻爵最早在康熙雍正时期即存在。雍正皇帝的的宠臣李卫也是捐官出身。然而到了乾隆后期,卖官鬻爵开始成为腐败的根源,各级别的官员都明码标价,一个县令多少银子,一个巡抚花费多少,一个总督所用几何,都是明码实价的,一些有钱的富绅或是下级官员为了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官微,不惜出重金购买,上任之后,为了能捞回自己之前买官所花的银子,这些人便加紧盘剥百姓,但是之后为了获得更高职位的官,他们依旧继续盘剥百姓,当然掌握权力之后,他们也会卖官来获取更多的银钱。对于各地的这种现象,乾隆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乾隆中期以后,由于频繁的对外用兵以及各地灾荒不断,以至于朝廷经常出现银钱短缺的情况,所以乾隆帝对此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不过问更不阻止。卖官鬻爵虽然导致腐败但这只是最表层的腐败,最深层的腐败在于皇帝本身。

  乾隆早年对于纳贡送礼这样的事情是非常抵触的,他曾一度认为进攻这种事情只要心意到就行了。然而乾隆到了晚年却因为好大喜功而热衷于精致器物,对于贡品的要求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对于自己的物质享受达到极点,乾隆晚年时的一些大臣,如国泰、李侍尧、王亶望等都是进贡的能手。而这些进贡能手都无一意外地卷入贪腐弊案,这些办贡的官员都无不打着为皇帝办贡的旗号借机搜刮民脂民膏,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乾隆皇帝不仅要官员纳贡,还经常借机向官员索要贡品。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次都是空手而去满载而归。各地官员为了讨好皇帝不惜使出浑身解数为皇帝搜刮各种奇巧珍宝。这种风气在乾隆中期之后呈现出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吏治废弛,纲纪败坏,日甚一日

  乾隆时期另一个饱受诟病的制度就是议罪银制度。提出这个臭名昭著制度的不是别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贪官和珅。所谓的议罪银制度本身就是以权谋私的做法。国家法令权力本来属于国家并不属于皇帝个人,但是和珅的议罪银制度就是公然将国家法律作为出售,而且出售后的钱并不属于国家而属于皇帝个人,这实际上将贪官收钱办事的个人行为上升成了国家行为。国家机器成为和珅机器幕后支持者乾隆的个人发财的工具,而最终受益者还是乾隆皇帝。议罪银制度最终演变成了官员公开行贿制度。根据清朝史料的记载,所谓的议罪中的“罪行”往往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失误,绝大多数根本够不上罪行,很多都是官员“自首”的目的无非就是变相的送钱给皇帝,比如说奏折中有错别字自行交上十万两银子,奏折中字迹不清楚自行交上二十万两,其实都是变相向皇帝行贿,因此所谓的议罪银议罪目的并非议罪,而是交钱。

  乾隆罚来的钱并没有归入国库,而是全部放进了皇宫的小金库,可见乾隆本身也是一个贪婪的人,官员难免上行下效。在被乾隆的反复盘剥之后,官员们为了依旧维持体面的生活,贪污腐化敲诈勒索,也就逐渐成了官场风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