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公封侯和封王相比 皇帝为何对封王谈及色变

日期:2023-10-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古代封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所有的封爵中,最敏感的一个封爵,无疑就是封“王”了。

  对于皇帝来说,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封大臣为“王”。刘邦当年打下江山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消灭异姓诸侯王。刘邦先后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消灭了七个。消灭了异姓诸侯王后,刘邦就和大臣们杀白马盟誓,做出一项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就是说,不是刘姓不能封王,没有功劳不能封侯。

  (刘邦剧照)

  刘邦做出了这项规定以后,后世两千年的皇帝,基本上都沿用这项规定。如果一个人与皇帝不同姓,基本上没有封王的可能。同时,如果不是武官,而是文官,封侯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古人所谓的“立功”,所指的主要就是战功。一个文官,就算是宰相,如果没有战功,也很难封侯。所以在汉朝的时候,才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想要实现的,就是实现人生封侯。

  汉朝一开始没有封“公”的,后来封公的越来越多,隋唐之后,封公的变多,封侯的则更多,文官、武官都可以封公封侯,也不再限定只有立下“战功”才可以封公封侯,立其它功劳也可以。

  不过,封“王”则有着严格的限制。除了与皇帝同一个姓以外,其他大臣几乎没有可能封王。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大臣的功劳大得不得了的时候,也可能封王。比如清朝初年的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等,就被封王。还有唐朝帮助李显复辟的张柬之等五人,也被封王,当时号称“五王”。

  不过,这些不是和皇帝同姓,而又被封为“王”的,其命运都极为悲惨。无论是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王,还是张柬之等“五王”,最终绝大多数都被严厉打击,受到了惩罚。

  要不受到惩罚,比较多的情况就是大臣死后被追封。毕竟被追封为王的时候,人都不在了,肯定就不会受到惩罚了。

  (李显剧照)

  从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汉朝之后,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既可能封侯封公,还可能封王。不过,封侯封公,都很少有事,而被封王的,则会受到君王极大的猜忌,稍不注意,就会被严厉打击。

  说起来,无论是封侯封公,还是封王,无非就是称号不一样而已。如果封王多了,王所享受的待遇,甚至还可能不如那些公爵侯爵,权力也可能没有公爵与侯爵大。为什么古代却对封王如临大敌,一定要到逼不得已才封,而封了以后,又会想方设法打击这些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这里,咱们还得回到这些爵制的产生时期。

  爵制的产生及成型,主要是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刚开始分封的时候,主要是侯爵,公爵都很少,所以那时候称为“诸侯”。不过到了春秋时期,由于诸侯们互相兼并,公爵已经越来越多。不过,称“公”的很多,但是称“王”的却几乎没有。

  (秦始皇剧照

  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在古代,“王”有特殊的含义,所表达的就是天下主宰。而“公”“侯”都没有这样的意义。

  西周开始的时候,除了周天子是王,是天下主宰,没有其它王,自然就没有其它主宰。不过,楚国由于不满周天子只给予了一个子爵的分封,因此和周天子发生了很多矛盾。再加上周天子还多次带领军队征伐他,包括周天子在内的中原人又称呼楚国人是蛮夷。因此,楚国国君非常不服气,自称“楚王”。当楚国国君自称“楚王”的时候,便意味着他们要自行一套,自己主宰自己的地盘,不再属于周天子的臣民了。

  到了战国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楚王,通过兼并剩下的其它六国诸侯,也纷纷称王。那也就意味着,这些称王的诸侯,也都不服从周天子管理了。

  因为大家都称王了,因而自己感觉比别的诸侯国厉害的秦国和齐国,干脆称“帝”。不过后来也觉得闹得不像话,又取消了。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自称“皇帝”。

  此后又经历楚汉相争。先是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为“王”。不过这些“王”们立刻就反叛。刘邦当了皇帝后,也有封“王”,而这些“王”也是心中不服而反叛,以至于刘邦对他们进行广泛的诛杀。

  由于“王”在周朝及汉初有着诸多这样的反面意义,因此,后世的皇帝都是谈“王”色变,不敢再封异姓为王了。至于同姓的王,意义则不一样,毕竟是家天下的国家,这个天下就是这家人的。因此同姓当“王”是无所谓的。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