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湛上任后一心为民,为何却被“民意”逼走了呢

日期:2023-10-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北宋有个官员叫周湛,到襄州(今湖北襄阳)当一把手,发现当地人盖房子不用砖瓦用竹子,时间长了,随意搭建的房屋密密匝匝连成一片,不仅侵占了马路,更增加了火灾隐患。一旦哪天失火,这一栋挨着一栋的竹房子就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大火炬。

  预感到火灾隐患的周湛,没有拉几条横幅、刷几条警示语了事,而是很快组织人马,实地测量老百姓多年侵占的马路范围,之后组织拆迁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居民区,准备将之一律拆除。

  虽然周大人说得有理有据,可是老百姓听不进去。他们不辞辛苦地“扩建”自家房屋,有的是住,有的是租,还有的用来做买卖,平时用起来特别方便,根本不乐意拆除。于是,老百姓都想问,你这强拆有几分诚意呢?到底是新官上任烧自己的三把火,还是真为了保护老百姓家里不着火?况且,我们私搭乱盖好些年,也没见着大火光顾,倒是周大人的这把火,接二连三地烧倒了张家的仓房、李家的车棚、王家的包子铺。

  抱怨归抱怨,老百姓一看官府来真格的,也就软了。拆迁的最大难度,是碰到了有势力的家族。房子还没拆到人家的墙根,周湛便遭到了省级司法官员李穆的攻击。李穆慷慨激昂,指责周湛严重扰民、破坏稳定。

  在省里的李穆,能对地方信息做出快速反应,显然是有人汇报。给他吹耳边风的,是襄州退休官员夏竦。

  夏竦曾经当过襄州的一把手,现在虽已退休,但树大根深,培植的势力早已遍及整个襄州,其女婿高直温就战斗在襄州权力的第一线。高直温和夏竦在襄州没少盖房子,也不是什么好房,全是用竹子等简易材料搭建的临时房,自然并非自住,而是对外出租挣钱。其他官员当然不会放弃获利的机会,纷纷大肆效仿甚至举一反三,在当地掀起扩建的热潮。周大人此番强拆,无异于砸掉他们财源滚滚的聚宝盆。

  这时候老百姓的哭爹喊娘,恰好为众位大人的反击吹了东风,他们顺势高歌猛进,把告状的奏折披上民意的外衣,写得更有底气更有分量,让它乘着利益链条的快车一路跑到了朝廷。

  最初,那些服软的老百姓还只在家里发发牢骚,渐渐地,有些嗅觉灵敏的人感觉到风向有变,也就琢磨清楚了该往哪个方向使劲,于是配合日渐风生水起的舆论,公开呼喊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拆迁的干扰,谴责地方官为了政绩不顾民生、qiang jian民意。

  如此一来,少数“先知”带动大量“后觉”,不断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实惠陆续跟进。高官们暗地里反对,百姓明面上抗拒,两方面的力量被利益拧成一股绳,共同反对周湛的拆迁工作。他们虽然不占任何道理,却人多势众。一时间让人真伪难辨,不少人还真拿这些官员当一心为民请愿的好官。

  高直温、夏竦这招还真管用,这么一闹,周湛就被搞臭了。没过多久,周大人就收到了朝廷的一纸调令,被改派到相州(今河南安阳)任知州。

  人走事停,襄州的防火拆迁自然流产。不知道相州是否有侵占街道和公路的临建房,到了那里,周大人又会怎样开展工作。可以肯定的是,根据资料记载,周大人到相州上任时间不长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