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3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袁绍和袁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两个人在巅峰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最后完成统一的可能,董卓曾经说过“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意思是说,只要干掉袁绍、袁术、刘表和孙坚,董卓就能控制天下。
等到董卓死后,天下局势有了变化,在形成三足鼎立之前,基本上是袁术占据淮南,刘表占据荆州,袁绍占据河北,曹操占据山东,能够争霸的不外乎这些人,在官渡之战前,袁绍实力很强,就连一生不服人的曹操都说:“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而袁术后来更是直接称帝,如果两个人联合起来,直接夹击曹操,袁氏一族统一天下也不是什么问题,然而兄弟之间反目成仇、窝里斗的事情在我国古代也是多次上演。
在三国后的一千多年后,老袁家又出了这一档子事,权当看笑话了,这个袁家是袁世凯家,袁世凯在家中也是庶出,并且被过继给了叔父,后来凭着自己的本领在外面闯出了一片天地。
但是他的嫡出哥哥袁世敦,却始终看不上袁世凯,当时袁世凯把袁世敦调到自己管辖的山东,就是给他一条出路,结果袁世敦在镇压义和团的时候清剿不力,被朝廷罢了官,回到老家的袁世敦对袁世凯十分怨恨,在家族里公然抨击袁世凯,后来袁世凯的母亲去世后,袁世凯已经全国军政大员,就连慈禧都很忌惮,为了拉拢袁世凯,特意恩赏袁世凯的母亲为正一品封典。
在当时,袁世凯就想让母亲风光大葬,结果袁世敦作为嫡长子,坚持以袁世凯的母亲为小妾,不让其入袁家祖坟,据说袁世凯给袁世敦下跪,都没能让袁世敦让步,最后袁世凯只能将母亲另选了一块墓地,从此袁世凯再也没回过老家。
这也是亲兄弟之间的恩怨。
袁术和袁绍也是真正的亲兄弟,在古代时期都讲究血缘关系,作为汝南袁氏,两个人却没有联合起来,想来也是袁氏家族的悲哀。
袁绍虽然比袁术大一点,但是却是庶出的,后来又过继给伯父,而袁术是嫡出,相比于袁绍地位更高,就因为这个出身,两个人从小就是明争暗斗,最后一直斗到不可收拾。
相比于袁术,袁绍好像更带点脑子,也比袁术成名早一点,袁家的长辈也都喜欢袁绍,作为嫡出袁术自然不服气了,打心里就对袁绍很抵触。
两个人第一次针锋相对是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推选盟主的时候,以当时的影响力来说,袁绍影响力最大,口碑最好,因此大家都推袁绍,当然,袁绍最大的资本并非是智商,而是四世三公袁氏家族的身份。
既然袁绍是以家族而被推选出来的,那为什么不选嫡出的袁术呢?这正是当时袁术心中的困惑。
这种感觉,纵横是十分了解的,小学的时候,班里选举班干部,我以为以我的人品、能力、人缘,当一个班长或者中队长,还是易如反掌的,结果选来选去,连个劳动委员都没选上,MD,当时我的心态都爆炸了,所以我深知当时袁术的内心所想。
当然,我在学校的时候,也没有很硬气,没选上也就算了,有一个和我一样心态的同学大概是心态比我炸的还厉害,下午家长找到了学校,大闹校长办公室,我儿子这么优秀,凭什么不给个官当?
后来,班主任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副班长的官当。
袁术估计就和我这位同学一样,心态爆炸了,当时各路军阀的面,把袁绍的老底都揭了出来,说自己才应该当这个盟主,袁绍虽然当时忍住没有发飙,但是两个人之间关系已经起了隔阂。
关东联军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各怀鬼胎,持久没有做出一些成绩,作为盟主的袁绍,自然是要想点计策了,结果袁绍智商不是很在线,想出一个以毒攻毒的策略,董卓之所以能在长安作威作福,就是因为把持了皇帝,我们干脆立个皇帝得了。
以为想出惊天计策的袁绍还特意询问袁术的意见,当时的袁术早就有自立为王的打算,因此对袁绍的计策热潮冷风了一遍,两兄弟正式翻脸。
当时袁绍玩了一个近交远攻的策略,与曹操结交,打算北上攻打公孙瓒,南方挑起事端,并且派人前去接收江东,也就是孙坚的地盘,孙坚依附于袁术,袁术自然帮助抵挡。
搞来搞去就形成了,以袁绍为核心的外加曹操、刘表形成的军事联盟,和以袁术为核心,外加公孙瓒、陶谦形成的军事联盟,两方大打出手,公元192年,袁绍与袁术正式开战,袁术请求公孙瓒与陶谦来助阵,最后的结局是,袁绍与曹操大破以袁术为首的联军。
经过一系列的鏖战,最终刘表搞死孙坚,曹操吞并了陶谦的徐州,打的袁术东逃西窜,成为淮河以北,黄河以南最有实力的军阀,袁绍最后吞并了公孙瓒的地盘,形成淮河以北最有实力的军阀。
由此可见,两兄弟之间的矛盾有多大,袁术曾经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说他是家奴。
当然,就政治智商来说,袁术还是欠缺了点,还称帝,结果成了众矢之的,遭遇众叛亲离后,最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还是想到了自己的大哥,在去之前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大意就是说,天下大乱,袁氏是受天命统治天下,你现在最强,我服你了。
袁绍同意接纳袁术,结果半路被曹操拦住,最后只能窝囊在寿春,时刻面临来自北方曹操与南方孙策的军事压迫,临死之前,袁术还嚎了一嗓子:"袁术怎么会到这个地步!"然后吐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