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孙权对吕蒙这么看重呢因为吕蒙做到了这一点

日期:2023-10-3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东吴“四大天王”中,周瑜、鲁肃和陆逊或在生前或于身后都留有一些不容抹消的瑕疵。其中,陆逊被逼致死,最为凄惨;周瑜尽管得到善终,但其子在孙权的恐吓下受惊而亡;鲁肃则在死后被孙权指责“内不能办,外为大言”。

  相形之下,吕蒙可谓受宠备至。吕蒙病重期间,孙权悬赏千金以求名医。孙权想多看望他几次,又怕影响他休息,就在墙上挖个小洞,从洞里偷偷观察,看到他稍有好转,便笑逐颜开。吕蒙病逝,孙权悲痛欲绝,多年之后还夸赞吕蒙既“果敢有胆”又“策略奇至”。

  孙权异常抬爱吕蒙,细究其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吕蒙功勋卓越。吕蒙和周、鲁、陆的功绩有着本质差别,后三者无论是火烧赤壁还是火烧连营,都算作防御战,而吕蒙袭取荆州则是孙权时代寥寥无几的扩张战中最为璀璨辉煌的一役,这对素有鲸吞天下之志的孙权来说,有着非凡的战略价值。第二,吕蒙是江北人,少时随孙策渡江南下为将,而“性多嫌忌”的孙权最为信任的便是孙策从江北带来的旧部,这样君臣间就多了几分亲密,少了几丝隔阂。

  虽然这两点都是吕蒙颇受倚重的主要原因,但还是没能道出根本。

  细考史籍不难发现一个惊人的巧合—吕蒙和孙权在做人、处事以及各种价值观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的确,吕蒙往往依据孙权的种种原则,从言行到爱好再到性情,不断模仿。

  吕蒙喜欢模仿孙权的好学不倦。因为出身低微,吕蒙几乎目不识丁,孙权对此忧虑不堪,曾苦口婆心地劝他治学。吕蒙不以为意,以军务繁重为由推辞,孙权便以自身为例,告诉吕蒙自己虽国事缠身,还坚持读书。吕蒙立刻醒悟过来,在随后几十年间,即使大战将临,依旧手不释卷。试想,孙权怎么可能不喜爱这样崇拜自己的臣下呢?

  吕蒙还同孙权一样,视金钱如粪土。《三国志·吴主传》记载,魏国曾经用几匹战马强行向吴国交换大量翡翠珠玑等珍宝,众朝臣都认为这桩生意过于屈辱,可孙权却淡淡地说:“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不听其交易?”类似这种破大财消小灾的交易,孙权乐此不疲地做了一桩又一桩。当所有人都规劝孙权时,只有吕蒙默然不语。除此之外,吕蒙对孙权的封赏,向来只接受爵位而拒绝财物,这令孙权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志同道合的欣喜。最值得一提的是弥留之际的吕蒙向孙权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是将“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孙权听罢立刻涕泪纵横。

  吕蒙与孙权一样,可以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孙权无论对魏还是对蜀,无论军事还是外交,都喜欢用一些阴招损招,比如诈降、诱骗、勾结敌国叛匪等。吕蒙也一样,在袭取荆州时,几乎没有同关羽进行正面战斗,而是先利诱糜芳与哄骗郝普,然后诈病令关羽掉以轻心,最后化装成商人袭其空虚。

  吕蒙对孙权的刻意模仿是显而易见的,从这种模仿中,吕蒙得到了不菲的收益。孙权在位期间,很多东吴名将都悲剧收尾,唯有吕蒙的子孙被特别对待—他的三个儿子先后继承侯爵,吕氏家族在江东更是地位显赫、生活富足。

  无论是古时的官场,还是今天的职场,下属们无一不挖空心思去揣测领导的心思,以求按照领导的意图办事,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吕蒙的模仿秀给了我们一种崭新的思路:在不刺穿基本底线的前提下,与其妄自猜测领导的心理,不如模仿领导的习惯与言行,尤其要学习其优良习惯,从而令其产生一种偶像般的成就感。当然,这种做法也有迷失自我的潜在危险,想要运用得像吕蒙一样恰如其分,那就要靠岁月的打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