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会把汉人大臣排在前面他是什么用意

日期:2023-11-0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正为什么会把汉人大臣排在前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清朝入关以后,经过顺治和康熙两朝近八十年的励精图治到了雍正即位时,清朝各方面已经得到了稳固和发展,满汉关系也大为缓和。虽然这种矛盾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了,但是满族所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和合法性却依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反清思想和抗清斗争仍然在不断出现。所以,此时的雍正帝必须要调和好满汉之间的关系,而调和满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要调处好直隶地区旗人与汉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清朝直隶地区旗地多,旗人数量也很多,而他们大都依仗自己的旗人特权,肆意欺压汉民,造成了尖锐的“满汉矛盾”。在雍正初年的时候,雍正下令增设满洲通判一员,驻扎在保定地区,协助理事同知处理旗务。但此后,由于案件众多,全部都在保定一处办理的话很不方便,于是便将张家口、河间、天津的旗民案件分别交由张家口和天津同知审理。

  雍正继承了康熙时期的旧制,增设官员专门管理此事,这一做法能够更快的解决旗民纠纷的案件。雍正对于旗人犯罪不许地方官体刑旗人的成例,全部废除,并同时表明态度:“旗、民均属一体,地方官审理事务,只当论理之曲直,分别赏罚,不当分别旗、民”。

  雍正打击庄头等作恶多端的旗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旗汉之间的矛盾,但同时又继续维护了旗人的特权,继续维持旗、汉在刑罚上面的不同。比如汉人犯流徙罪的,需要照律充发,旗人则可以改为枷号、杖责,实际上也就是从轻发落了。当然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的话,调和满汉矛盾,同时又时刻维护满族特权,这是清朝统治者维护政权稳定的必要举措。

  此外,雍正还提出了“满汉臣工均属一体”,当然,这与旗人欺凌汉人基本一致,满人官员一直以来都歧视汉人官员。但是雍正说:“朕即位以来,视满汉臣工均为一体”。那雍正的实际行动和他所说的是否相一致呢?雍正帝所执行的是清王朝传统的“依靠满洲团结汉人”的用人方针,但又比较重视官员本身的才能,所以在他当政时期,给了些汉人较高的地位和特殊的权力,从而使得汉人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政治作用。

  此外,清朝的大学士、六部尚书和侍郎等官职,所实行的则是“满汉复职制”,满汉兼用,且职务同等,但注意了,这里面还有一个主事者,即所谓的在前行走者,这基本上都是满人官员独有的特殊位置。在雍正五年的时候曾规定,大学士领班以满人中居首的担任,其余大学士的行走秩序,则不分满汉,同时以补授时间为依据确定排列名次。

  六部满人尚书在汉人尚书之上,张廷玉以大学士管理着吏部、户部尚书事宜,雍正不顾定制,指定让张廷玉行走在前。到了雍正六年的时候,旗人傅尔丹管理六部事宜,张廷玉顾及他的满人身份,不敢超越他行走在前,于是便向雍正请求行走在傅尔丹后,雍正帝没有批准,并让张廷玉安心在前行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雍正帝对汉人官员的重视!

  汉人官员励廷仪担任吏部尚书多年,其属满人侍郎海寿升任尚书,按照清廷原有规定,海寿应该要行走在前,但是雍正为了表示对汉人官员的重视,特令励廷仪行走在前。这样一来,满汉官员在朝廷中的不同地位,必然会产生矛盾,形成相互排斥的复杂关系。而在这种相互排斥之中,满人官员则占据了主导地位,即使是作为汉人官员的下属,也因为其本身的满人身份而藐视汉人官员。雍正自然也知道这是满人的常习,所以时常都在提高警惕。

  例如汉军杨文乾在担任广东巡抚的时候,便遭到了广州将军石礼哈和广东满官阿克敦等人的陷害。雍正听闻后便对他们严加训斥到:“只要能忠于朝廷,无私心,无论满汉都不能肆意陷害”。而对于官员的选拔,雍正声称不看其出身,只看有没有才能。但同时他又对自己的臣下说,同样的人才,“先宗室,次满人,再次汉军,最后才是汉人”,由此可见,满汉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虽然有点表里不一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跟雍正民族思想的“包容”与“局限”的双重性是一致的,既安抚汉人,缓和满汉关系,又时刻维护满族特权和根本地位;既发挥了汉人的政治作用,又维护了清王朝政权的稳定。

  但是总的来说,雍正朝处理满汉关系的政策大都是对康熙时期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少数民族君王提出的“华夷一家”的民族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证明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雍正所采取的处理满汉关系的政策也笼络到了一大批汉族士大夫,同时也麻痹了广大汉族民众,减少了汉人的反清情绪,使得满汉关系不断得到缓和。

  当然了,实事求是的说,虽然这一系列措施的确对满汉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暴力镇压反清势力和大兴文字狱又使得反清活动不断产生,所以,满汉民族间的矛盾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