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官员海升踢妻至死,为何能轰动朝野

日期:2023-11-0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海升,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海升杀妻案发生在乾隆五十年,由于此案涉及朝中重臣阿桂、和珅和纪晓岚等人,一时朝野震动,成为当时的大案之一,那么此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将案件理清,先要从海升说起。

  海升本姓伊尔根觉氏,是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八年。

  海升出身于世宦之家,他的祖上多在朝中为官。

  据史书记载,其父明山曾担任过陕甘总督,其兄海宁为浙江巡抚,其姐伊尔根觉氏是福康安的嫡福晋。

  海升官居礼部侍郎,由于他办事得力被军机处看中,于是又兼军机章京、员外郎等职务。

  海升官职不大,脾气却不小,邻里都知道他和妻子乌雅氏多有不睦。

  有一次,海升和乌雅氏为一点小事又拌了嘴,他一气之下,对乌雅氏拳打脚踢一顿暴打。

  乌雅氏虽然打他不过,嘴上却不依不饶,对他破口大骂不止。

  海升便对她当胸狠狠踢了一脚,乌雅氏当即就倒在床上了。

  海升还不解气,又想掐乌雅氏的脖子,这才发现乌雅氏已经气绝。

  这下,海升害了怕,他解下身上的褡裢系在乌雅氏的脖子上,又把另一头系在柜子腿上,伪装乌雅氏自缢而死的假像。

  做完这一切,海升还是不敢向乌雅氏娘家报丧。倒是乌雅氏陪嫁来的小厮偷跑回乌雅氏娘家,将这件事告诉了她的娘家人。

  乌雅氏的弟弟贵宁觉得姐姐死得冤,带着家丁找到海升,一定要验看尸身。

  海升却让杂役拦住海宁等人,坚称尸体得等到盛殓后才能看。

  贵宁又称:“出了人命,理当报官。”

  但海升死活不干,只想早早下葬了事。

  贵宁见此,心里也明白了七八分,于是就写了状纸告到了步军统领衙门。

  这个案子不算大,可是却惊动了步军统领衙门的负责人和珅。

  和珅迅速将此案移交给刑部,让刑部派仵作验尸。

  谁知经过仵作验尸后,刑部仍以“自缢”结案。

  贵宁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服,和珅便极力怂恿他继续上告,并且还替他加上一条:刑部官员徇私枉法,官官相护。

  为了能让此案得到重视,和珅又在合适的机会,将此案面奏乾隆,并旁敲侧击表示此案若不重新审理,必然会成为一桩葫芦案。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为何如此热心于这桩命案呢?

  原来,海升是军机处章京,也就是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的下属,同时他还是阿桂的远房亲戚。而阿桂一向与和珅不睦,处处压制和珅,和珅论资历和出身,样样不及阿桂。因此,他早有心铲除阿桂这块绊脚石,所以他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乾隆也认为人命关天,又命左都御史纪晓岚、刑部侍郎景禄等7位官员重审此案。

  谁知,验尸报告和审案结果依然是“自缢而亡”。

  到了这一步,若是一般的人命案子,也就结案了,可是贵宁在和珅的鼓动下,不断上告喊冤,并称“海升与阿桂有连,验不实”。

  贵宁说这话是有道理的。

  要知道阿桂的父亲阿克敦在乾隆继位不久,便一直担任刑部尚书一职,所以刑部官员多得他举荐。海升和阿桂是亲戚,大家都得过阿克敦的恩惠,自然不便让其子阿桂难堪。再加上海升又暗中对仵作多有贿赂,因此上下也就心照不宣地仍以“自缢身亡”结案。

  第二次的主审纪晓岚,虽不是刑部官员,但当初他参加科举考试夺魁时的考官就是阿克敦,也就是说他是阿克敦的门生。

  再说海升曾经也在纪晓岚手下做过事,因此纪晓岚也不便坚持真理,于是睁一眼闭一眼,任由另几位官员走了一番过场,以“自缢身亡”结案。

  乾隆也觉得一个活人,居然能在柜子腿上吊死,实在是匪夷所思,便召来阿桂询问。

  结果阿桂回称:“床档船舱,皆可自缢。”

  这话让乾隆很不高兴,为了让案件水落石出,乾隆干脆不让刑部参与此案的重审,改调顺天府尹曹文植和工部侍郎伊龄阿共同审理此案。同时,他还借调大兴县仵作来验尸。

  曹文植和伊龄阿不敢怠慢,经过仔细审理,他们得出:乌雅氏身上多处瘀伤,但脖项耳际并无勒痕。造成其死亡的,是胸口的致命伤。确切地说,是被踢死的。

  乾隆为了体现公正,又命前两次参与审案的官员和仵作都重新复核此案,大家这次都不便继续装聋作哑,纷纷认同乌雅氏却非自缢,显系踢死。

  案件到了这一步,海升只得招认了罪行。

  乾隆没想到,一件简单的案子的背后,竟有如此复杂的关系,这让他好生恼怒。

  乾隆认为,阿桂有袒庇海升之意,不过念在他是几朝老臣,又为清朝立有功勋,于是罚俸五年,并革职留任。

  纪晓岚也被乾隆骂作“腐儒”,一番训斥后,给了他一个“下吏议”的处置。

  至于其他参与案件审理的官员,均以“徇私枉法”的罪名一并革职流放,前两次验尸的仵作,也在受到枷刑后,发往边疆为奴。

  曹文植等人则因“公正执法不徇私”,得到了乾隆的嘉奖,得以升为户部尚书。

  当然,最偷着乐的还是和珅。他终于利用这桩杀妻案,成功地打击了阿桂,舒解了结在心头的一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