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皇帝元惠宗,两个权臣斗争都不敢插手

日期:2023-11-0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帝元惠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哦。

  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去世前,非常悔恨当年为了皇权谋害哥哥——明宗和世琜,故而留下遗诏让哥哥的长子妥懽帖睦尔即位,以此弥补过失。当然,文宗这么做,还因为他笃信佛教的因果报应,他早先把大儿子阿忒纳答剌立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年儿子就死了,文宗感到是老天在惩罚他,所以才抱着赎罪的心态,让哥哥的儿子即位。

  文宗死后,权臣燕铁木儿不想按他的遗命办,想立文宗的次子燕帖古思为帝。他去找皇后卜答失里商量,卜答失里和文宗一样,也很相信佛教的因果报应,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冒险,就坚持按文宗的遗命办。燕铁木儿只好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遵照文宗遗命,立明宗的儿子为帝,但不是长子妥懽帖睦尔,而是次子懿磷质班,因为他只有7岁,便于自己控制。

  公元1332年10月23日,懿磷质班即位称帝,史称元宁宗,皇后卜答失里临朝摄政。没想到,宁宗在位仅53天就去世了,这使得皇后卜答失里更加笃信人的命数,“不该是自己的东西,拿了就要遭报应”。所以,她再次拒绝了燕铁木儿立自己儿子为帝的提议,坚持遵照文宗遗命,立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为帝。燕铁木儿不同意,一直拖着不办,元朝皇位空了半年之久。不过半年之后,燕铁木儿因纵欲过度而死,在皇后卜答失里的主持下,妥懽帖睦尔终于登上皇位,史称元惠宗,又叫元顺帝。

  元惠宗的早期经历挺坎坷,父亲和世琜被叔叔元文宗毒杀,文宗还下诏说他非明宗之子(由此演绎出一个传奇故事,说元惠宗是南宋恭帝的儿子),把他流放到了高丽,后来又弄到了广西静江,让他吃了不少苦。得益于元文宗良心发现,他这个流浪之人成了皇帝。不过他上台后,是一个不打折扣的傀儡皇帝,上有皇太后卜答失里,下有权臣伯颜、撒敦(燕铁木儿的弟弟),元惠宗只有端坐听政的份。后来撒敦死了,燕铁木儿的儿子唐其势与伯颜争权,争不过,就想发动政变杀掉伯颜,废掉顺帝,结果被伯颜先下手除掉。伯颜被封为秦王,独揽了朝政大权。

  影视剧中的伯颜

  伯颜是蒙古守旧势力的代表,极端排斥汉人,在他的主导下,朝廷出台了很多奇葩法令,如规定蒙古人、色目人殴打汉人、南人,汉人、南人不得还手;汉人不得学习蒙古、色目文字;有些地方的汉人不得拥有铁制农具,不准举办汉族文化活动;废除科举,阻断了汉族士人的晋升通道。更过分的是,因为各地起义频发,地方官府报上来的起义人员名单中,张、王、刘、李、赵五姓的人比较多,伯颜竟然主张将五姓汉人全部杀光,多亏元惠宗和许多大臣坚决抵制,才没有施行。

  伯颜的做法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其中包括他的侄子脱脱。脱脱害怕家族将来会受到伯颜的连累,就向皇帝靠拢,和元惠宗一起商量怎么扳倒伯颜。在精心策划后,他们利用伯颜外出游猎的机会,发动政变,罢黜流放了他,元惠宗终于得以亲政。为报杀父之仇,他下诏废除了太庙中的文宗室,赐死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曾赐死惠宗嫡母),流放文宗之子燕帖古思,也算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

  针对朝政混乱、各地起义频发的严峻形势,元惠宗任命脱脱为丞相,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史称“脱脱更化”。恢复科举制度,设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安抚汉人士子之心; 平反昭雪冤狱,免除百姓拖欠税赋,调整对汉人、南人的压迫政策;主持编写了宋、金、辽三朝史,列入中国正史《二十四史》,这是二十四史中由少数民族宰相主编、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历史学家共同完成的三朝国史,意义重大。元惠宗本人推崇汉学,能诗善画,创作的“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中”楹联“天下诵之”。他心灵手巧,制作的宫漏等器件精美绝伦,大都民众都叫他“鲁班天子”!

  影视剧中的郭子兴

  励精图治的元惠宗很信任脱脱,全力支持他的变革,使元朝末年的混乱形势有所好转。但脱脱只干了四年,就因病辞职,换了阿鲁图、别儿怯不花等一批人接着干,这些人能力不济,好心办坏事,搞得官场更加污浊,朝政更加混乱,加上黄河水灾、瘟疫等灾害多发,致使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披伏。元惠宗只好请脱脱重新出山,化解朝廷危机。脱脱再次执政后,采取了变钞、治河两大举措,可惜事与愿违,引发了更大的社会危机,刘福通、郭子兴、徐寿辉等人领导的红巾军起义迅猛发展。

  张士诚

  元惠宗命令脱脱等人率军镇压,在攻灭徐州红巾军后,各路红巾军起义转入低潮,元朝暂时呈现出天下太平的假象,元惠宗也渐渐昏庸腐化,宠信佞臣哈麻,修炼房中之术,朝政日益黑暗。不久,泰州盐贩张士诚趁机起事,攻占了高邮,自立称王,国号大周。脱脱再次领兵出征,就在快要攻下高邮城的时候,哈麻向元惠宗进谗言,说要防备脱脱拥兵自重,惠宗竟然听信了,在阵前免除了脱脱的兵权,致使攻城的百万元军(包括各族兵士)“一时四散,其散而无所附者,多从红军”,元军全线溃败。高邮之战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农民起义军由被动转为主动,声势更加浩大。

  脱脱不久被哈麻假传圣旨,谋害于流放途中,一代英杰辞世,元朝再无扛鼎之人,形势江河日下。元惠宗彻底堕落,整天醉生梦死,沉溺于密宗所谓的“男女双修之术”,醉心于制作精巧木件,荒怠朝政。元朝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张良弼等诸多军阀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混战,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率兵讨伐扩廓帖木儿,极大损耗了元朝的有生力量

  在元朝内乱期间,朱元璋继承郭子兴的衣钵,在南方日益壮大,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群雄先后剿灭,并于1367年十月发动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北伐战争。1368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夜晚,元顺帝与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逃出大都城,赶往北地,自此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北元开始。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在应昌病逝,享年51岁,在位36年(不算北元),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了“顺帝”的尊号。

  元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算起历时162年,从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算起历时98年。笔者认为后者界定更符合实际,元朝只是对大蒙古国形式上的继承,从没有对其他四大汗国真正行使过管理权。在元朝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汉化改革派与蒙古守旧派之间的斗争,始终存在着民族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导致汉化改革不彻底,民族融合不彻底,动摇了元朝的统治基础。元朝历经11个皇帝,其中打头的元世祖忽必烈执政24年,结尾的元顺帝执政36年,两人相加60年,占了元朝98年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其他9个皇帝在位的时间都很短,这可能也是大部分元朝皇帝不太为人所知的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