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战为什么会失败?让明英宗明白做人的道理

日期:2023-11-0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每当一提起明英宗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一身热血的明英宗认为自己也应当是个英雄。可惜,残酷的事实很快就狠狠地给了他当头一棒

  明英宗在登基时还只是个9岁的孩子,并不懂得如何处理国家事务、社会人心的险恶,所以不要指望年幼的明英宗可以管理好国家了,可能连管理自己都成问题。不过,一开始这些都不是问题。

  正统初年,明朝的政权还是控制在明英宗的祖母张太皇太后与“三杨”手中,在他们的治理下,明朝还是比较繁荣的,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之态。但是好景不长,“三杨”和张太皇太后都相继离世,明英宗担起重任了。

  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张太皇太后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

  随着“三杨”的相继离世、张太皇太后的驾崩,一些别有用心的朝廷宦官开始谋划大局,一直被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兴风作浪为非作歹。虽然这时英宗已成为一个有志青年,对于治理国家满怀信心,但是他并不知道,困难即将接踵而来。瓦刺部落长期的挑衅

  明朝初期,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刺部落逐渐强盛起来。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首领也先派了三千人的使团到北京,向明朝进贡一些马匹后,要求明朝给他赏金。王振接见了瓦刺使者,发现也先谎报人数,就惩罚了一下他,减少赏金,而且也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遭到了王振的拒绝。

  这样一来,也先恼羞成怒,亲自率兵进攻了明朝的大同。明英宗的鲁莽出征,宦官王振的无能

  边关告急,明朝朝廷召集大臣商讨对策,王振极力主张明英宗亲征。可是朝廷并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就要皇帝亲自出征,这是非常不理智、愚蠢的做法,假如一国之君被陷入敌手,那么国家就会群龙无首,再次陷入混乱之中,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王振这个宦官支持北伐,其实是有私心的,因为他怕自己家乡蔚州的大片田产被瓦刺侵占,根本就没有想到应该如何准备打。兵部尚书邝埜和兵部侍郎于谦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打仗最不可取的就是打无准备之仗,此时朝廷准备不充分,皇上不能亲征。

  明英宗并没有听取邝埜和于谦的意见,首先是他想效仿他的父亲--明宣宗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了汉王。二来是为了证明自己,区区的蛮夷还想打我大明朝,灭灭他们的威风。三是他喜欢听王振的,也不分好坏。于是明英宗就按王振说的办,无论大臣们怎么劝谏,明英宗都无动于衷

  英宗同王振、邝埜等一百多朝廷官员,率领五十万大军,急忙赶往大同,英宗暗暗窃喜这是何等的威风啊,你们都等我凯旋归来,仅留下郕王朱祁钰和于谦守京城。

  明英宗除了草率出兵外,军队中还存在更加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明英宗平时没有重视军队的训练,导致军队纪律涣散,战斗力一般,犹如一盘散沙。加上此次出征路途遥远,路上又遇大风暴雨,只走了几天,粮食就已经供应不上了,士兵们一路劳累,在饥饿与严寒中艰苦前行,叫苦连天,好不容易才挨到大同,士兵们看到城外明军士兵尸横遍野胆战心惊,士气难免有些低落。

  一位大臣就向英宗提议,现在这么低落的士气,大概率是要打败仗,劝英宗退兵。王振听了之后火冒三丈,把那位大臣臭骂了一顿,罚跪了一天。

  疲惫不堪的明军好不容易到了大同,全军上下都渴望好好休整一番。可是王振命令全军还要继续北进,大臣们都急了,去找王振理论。王振却理直气壮地说:“再北上打了败仗,也是天意,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王振根本不听别人一句话,在我看来,王振区区一个奸诈的宦官,明英宗竟如此信任他并把军队交给他指挥,能打胜仗的话算我输,是王振把五十万明军带入危险境地之中。五十万明军全军覆没

  这时候,前方的战况并不是很乐观,瓦刺首领也先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略,在大同城北伏击明军先头井源的部队,大将朱瑛带兵去营救,也中了也先的埋伏,结果两支明军全军覆没,也先拿下大同城已经不成问题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前蛮横无理的王振顿时傻眼了,不敢再下令北进了,而是命令军队迅速撤退,明英宗也很害怕,终于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了,不过已经晚了。

  明军估计是被打傻了,撤退也是没有什么准备,乱哄哄的,毫无秩序的一场溃败。明军的大同总兵郭登在退兵前建议改道从紫荆关回军,这本来是最安全的路线,可是王振偏偏不听,强行让大军原路返回,还想顺道回到自己家乡去炫耀一番,结果敌军的骑兵又追上来了。

  王振慌忙派成国公朱勇带三万骑兵断后,自己和明英宗则继续跑路。之后明英宗先逃到了离怀来城二十里的土木堡。大臣们都一致认为土木堡无险可守,又缺乏水源,劝明英宗进怀来城,以便防守。可是明英宗见王振还在后头,所以迟迟不肯进城,而且在王振到了土木堡之后,还不愿意进城了,直接在土木堡扎营过夜了,每一个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没有任何的防御设施的野外过夜,而且还是有大量的追兵跟着,王振的这种行为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明英宗被俘虏

  也先一路追来,在第二天早上,也先的骑兵从四周杀了过来,把明军团团围住,没有粮草和救兵,明军被围了三天,却始终无法突围出去,明军已经没了阵型,军心涣散,士兵光顾着自己逃命,等到明军队伍一拉长,原先埋伏在路途的敌军骑兵又进行猛烈的攻击,明军伤亡惨重,人员所剩无几了。

  明英宗带着残余的小股部队突围,却几次都没能杀出重围。王振平时趾高气扬的,到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已在劫难逃,吓得瑟瑟发抖。大将樊忠对王振已经忍无可忍了,一锤把王振给砸死了。

  明英宗对于多次突围未成功也丧失了信心,坐在地上等死,之后明英宗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明军因此元气大伤,明朝的国力大大减弱。在这之后,明朝调整了防御政策,开始大规模地修建万里长城,并退至关内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