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三大名将,从来不可能有好结局

日期:2023-11-0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白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历史上有很多因为功劳盖世而被处死的开国功臣,所谓功臣不过是皇帝的一件工具罢了。后人所认为的功臣与皇帝眼中是不一样的,后人认为功臣是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不会祸乱国家的人,所以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将贡献如此之大的功臣处死。皇帝眼中的功臣是忠于自己忠于王朝,愿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一旦这个功臣威胁到王朝的统治地位,皇帝就会将其视为威胁,除之而后快。

  历史上有自持功名掀旗造反被杀功臣,但也有矜矜业业被杀的功臣。其中缘由就是,尽管这些功臣主观意愿上不想造反,但是他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就算本人毫无造反欲望,但是不代表以其为中心的势力集团没有其他别的想法,而这些威胁皇帝必须铲除。历史上就有三位这样的功臣,因为功高震主而被皇帝一纸诏书判处死罪。

  杀神白起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因为其屠戮人数之多被称为“人屠”。秦昭王时期才是秦国最鼎盛的时期,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出现了一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白起。秦国雄厚的势力为白起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白起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争期间大杀四方成为诸国闻风丧胆的人物。秦昭王十六年(前261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白起面对好高骛远,骄傲异常的对手采用了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策略,最终降服赵军40万余人,后又以赵军反复无常将其全部坑杀。

  在多年战斗中,白起新伤旧疾加身,最终病倒。之后秦王攻打邯郸不顺,命令白起出战,白起自称病重行走不便,但秦王再三要求,白起无奈只好拖着病躯赶赴战场。白起由于病重行军速度缓慢,秦王以为白起是自持功高盖主故意拖延时间,震怒之余便命人带一把短剑让白起自刎谢罪,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对于白起而言,刺死已经是最好的下场了。对于白起而言,赐死已经是最好的下场了。

  神帅韩信

  韩信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名将,后人将其与萧何、张亮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出身卑微,性格放纵不在乎礼节,不去考试为官也不做点小生意,每天就靠着去别人家蹭饭过活。韩信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为了不被饿死就常去河边捕鱼,有位老妇人看他十分可怜就经常做饭给他吃,韩信对此十分感激,允诺以后一定会报答她,当他被封为楚王之后,就给这位老妇人千金回报。

  韩信喜爱兵法,想要依靠行军打仗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就做了一个项羽军营的小兵。尽管他身在军营但是却没有什么权利,多次向项羽进言,但是一次都没被采纳。,韩信对这样的处境十分失望,于是韩信在刘邦入蜀国之后就转而投靠,但是依旧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兵卒。萧何在与韩信的交谈中了解到此子并非等闲人物,便劝说刘邦重用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公元前204年,韩信在井陉口一带的胜利让刘邦见识到其军事才能,他以3万人歼灭20万赵军,在之后多次战争中韩信都展现出傲人的成绩。

  刘邦建国之后,韩信为了避其锋芒便称病不出,陈豨与韩信约定要是他造反,韩信一定要揭竿起义帮助陈豨称王。汉高祖十年,陈豨起兵,韩信与家人密谋袭击太子、吕后等人,但被有心之人泄露。吕后与萧何密谋,假意以陈豨之死引诱韩信入宫,之后韩信被打死与长乐宫钟室,并且还株连三族。

  名将年羹尧

  年羹尧是清朝时期重要的将领,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国家边陲再次出现战火纷扰。年羹尧以抚远大将军之名奉旨平定叛乱,雍正二年(1742年)初,平乱战争到了最后关头,期间年羹尧在短短15天之内就将敌营横扫,大获全胜。年羹尧也因为此战受到雍正的额外嘉尚,为了使年羹尧的威名渊源流传,雍正还要求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要铭记他的贡献。

  年羹尧所受的恩遇之隆,堪称前无古人,但年羹尧反而因此变得狂妄自大,在雍正二年进京之时,受个官员跪拜,态度十分傲慢,就在皇帝面前也毫不掩饰自己的豪横。不仅如此,年羹尧还结党营私,贪图国库财务,在朝中骄横跋扈,赐给下属的物件都要求其跪恩言谢,朝中群臣都弹劾年羹尧的所作所为

  雍正利用四步将年羹尧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踢下来,并利用公开不满的方式昭告群臣年羹尧的处境。之前与年羹尧有关的官员见此情景,为了保全自己纷纷向皇帝揭发其罪行,最后皇帝勒令年羹尧自裁。同样落得一个被赐死的下场。

  如果一个功臣没有造反的意愿,没有做皇帝的欲望,就一定要划分清楚君臣之间的界限,不要让自己的势力越过红线,不要让自己成为威胁皇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