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说到“夷洲”和“亶洲”,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读过《三国志》的人往往都会注意到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出现的一段话:
(黄龙)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这里出现的“夷洲”和“亶洲”指的是哪里呢?孙权又为何派人去寻找这两处地方呢?
关于“亶洲”,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中并未出现“亶洲”字样,只说到徐福东渡,“入海求仙人”,访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而不得。只有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才直言徐福入海“止此洲不还” 。今日关于“亶洲”究竟在何处,学界的观点不一,但相对普遍认同是“日本”。一方面根据地理位置,指出“亶洲去琅琊万里”,古时距离计算一般夸大,旨在说明距离很远;另一方面,在日本当地至今还保存着诸多与徐福有关的宗庙和相关祭祀活动,如在和山歌县新宫徐福公园内立有徐福墓等。
关于“夷洲”,观点相对统一,主要认为这就是古代tai wang的旧称,与此相似的还有“琉球”、“琉求”、“东番”三个名称。关于它的位置,相比“亶洲”而言更为明确,同时期的一本名为《临海水土志》的文献就明确提到“夷洲在临海郡东南两千里”,“临海郡”也就是今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一带,这里的距离计算当有偏差,但已经说明距离相对较近。《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则通过比较“夷洲” 与“亶洲”的距离远近,说明了卫温、诸葛直不能到达“亶洲”,而只能到达较近的“夷洲”的缘故,更确证了tai wang就是“夷洲”的可能性。
孙权为何要派军队去寻找“夷洲”和“亶洲”呢?其实主要是为了掠夺人口。首先经过黄巾之乱和多次群雄逐鹿,无论南北的人口都损失严重;其次,因为南方开发较晚,南北人口的迁徙随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已经基本定型;最后,东吴政权受到世家大族钳制,藏匿人口,隐瞒赋税,导致兵源和财源不足,在应对魏蜀之际,向海外扩展无疑是更便捷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