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威选赵匡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匡胤被父亲赶出家门谋生时,不过是个刚满21岁的毛头小伙,既没经验也没人脉,想要在乱世之中寻找一处安身立命之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在随州谋求的第一份差事,也只是维系了半年左右,就因为小衙内的嫉妒宣告结束。在此之后,他再也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差事。
后来,他在四处求职的过程中,无意间救下了少女赵氏,在送其回家时,也顺便回了一趟家。
赵弘殷看到落魄的儿子,发自内心的父爱油然而生,便想让他留在自己的身边找个小差事,除了谋生之外,父子间还能相互照顾。
然而,心中充满志向的赵匡胤,却早已打定了注意,坚决不再接受父亲的救济,一定要凭着自己的实力,在外面闯出一番天地。于是,赵匡胤仅仅在家里待了几天,就再次重整行装离开了家。而正是这一次出门,使赵匡胤找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公元948年,时任后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郭威,奉命前往河中等三镇平定叛乱。在郭威行军的途中,许多身强力壮的百姓,为生计所迫,纷纷加入了平叛大军之中。而赵匡胤,就是在此时投到了郭威的帐下。
说来也巧,赵弘殷早年曾与郭威有过短暂的合作,虽然不是很熟,但二人之间也算是有过交集。赵匡胤就是凭着这一层关系,受到了郭威的器重和提点,成了其帐下的一名亲兵。
赵匡胤的祖上本就是武将出身,受家庭基因的影响,在军中的成长速度很快,没多久就成了郭威的心腹。此后,赵匡胤在郭威身边任劳任怨,为确保主帅的安全尽心尽责。
新主继位,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是收买人心的一种必要手段。
郭威建立后周之初,大赦天下,厚赏群臣,甚至对军营里表现突出的小兵都进行了赏赐。但是,却唯独忽略了,整日跟在身边鞍前马后的赵匡胤。不知道郭威这一操作,是真的忘了,还是有意为之。反正,赵匡胤对此极为不满,整日闷闷不乐。
过了数日之后,郭威好像一下子又记起来了,单独对赵匡胤进行了封赏,将其提拔为宫廷禁军的头头。
可是,受到晋升的赵匡胤,并没有为此感到高兴,反而变得更加抑郁了。
原因也很简单,赵匡胤虽然在职务上得到了提升,但是,始终还是一个站岗放哨的角色,每日都重复着一样的工作,想要在这样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向更高的层级发展,简直是难上加难。一心想要有所作为的赵匡胤,对此非常无奈,慢慢的竟然演变成了不服和愤懑。
于是,在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赵匡胤决定主动出击,为改变命运寻找新主。
此时,摆在赵匡胤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郭威的养子柴荣,另一个是郭威的外甥李重进。
这两个选项,究竟要选哪一个呢?
柴荣既是已故柴皇后的侄子,也是郭威的养子,十几岁便跟着郭威一家生活。无论是家庭事务,还是在郭威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处处都有柴荣的身影。同时,自郭威一家老小被屠戮殆尽之后,柴荣也成了其唯一的寄托,和最信任的臣属。
李重进跟郭威有着直接的亲属关系,也是最早跟随郭威建功立业的将领。此人不仅阅历丰富,更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手握重兵,他不仅对郭威忠心耿耿,在军中更是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声望。同时,他也是郭威最信任和依仗的臣属。
二人相比各有所长,相对而言,似乎李重进要比柴荣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自古以来,凡掌握兵权者,往往会有更大的胜算,也更容易掌控局势的发展。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柴荣的处境非常不好,处处都被李重进压制着。
反过来说,在事实未明之前,赵匡胤无论选择谁,都会承担极大的风险。这就犹如一场赌博,郭威没亮底牌之前,一切都是未知。但是,急于想要改变命运的赵匡胤,他必须在二人之间进行一个选择。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郭威给他出了一道生死攸关的选择题。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赵匡胤竟然选择了处处受制的柴荣。他当时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不过,他最终还是赌赢了这场危局。
参考书籍:《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