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平民生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人生在世,不过“衣食住行”4个字,无论混到什么地步,都要有一口热乎饭吃,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对现代人来说,贫穷算是一个较为遥远的词汇了,除了少数几个偏远山区,曾经的苦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然而,古代平民却过得不怎么样,也许在古装剧中,他们一个个能吃饱穿暖,但历史上真实的他们,生活却无比艰难。
衣
穿金戴银、绫罗绸缎都是贵族人士的装扮,他们从来不用考虑穿衣问题。丝织品是古代的上等材料,其制作过程复杂,耗费人力物力,最终成品也只供皇室贵族享用,普通平民百姓根本用不起。另外,白居易在《红线毯》中言道:“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织就一丈地毯,就要耗费千两蚕丝,这是一个劳民伤财的行径。宣州太守为了高官厚禄,不惜夺走人民赖以织衣保暖的丝,地不知冷暖,但百姓却要靠衣服生存。在中国古代,棉花和麻布是广泛种植的作物,平民百姓穿的衣服大多也是棉麻制品,无论是透气性还是舒适度,都远远不如丝织品,尤其到了夏天,夫人、小姐为防走光,甚至要穿上3层之多,实在闷热至极。
食
实际上,粮食问题已经困扰了中国上千年,即使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是如此。中国古代粮食稀缺,农作物产量低下,农民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几乎都要上交朝廷,留在手里的还不够一家人吃,为了活下去,每天只能喝稀粥,若遇到什么洪灾、旱灾,更是会颗粒无收。
此外,《礼记· 苛政猛于虎》一文中曾提到:“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孔子问她为何不离开这里,她说这里没有苛政,这便是所谓的“苛政猛于虎”。另外,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也说过:“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可见,古代平民的生活极为艰苦,与统治阶级简直天差地别。
住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言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古人居住的基本都是破房子,比起贵族居住的豪宅,他们只能用茅草和黄泥搭房子,不但造价低廉,还十分简陋,往往一场风雨过后,辛苦建造的“房子”就会遭到毁坏,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相比,古代平民的居住条件可谓差到了极点。
行
在出行这一块,从李白的《蜀道难》中就能略窥一二:“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骑马固然是古代的一种赶路方式,但对平民来说,一匹马的价格却不是能负担得起的,尤其在川蜀之地,起码也不见得方便多少,“出门全靠走,货物全靠背”也不是说说而已,那时古代平民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