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杀功臣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自古以来,我国许多君主都做过诛杀功臣这样绝情的事,在筚路蓝缕的创业阶段,他们对每个人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但到了王朝建立、天下大定,他们又会担心位高权重的功臣们威胁自己或后代,因此常常是毫不留情地痛下死手。举例来说,刘邦建立汉朝后就陆续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一一清理。除了刘邦,朱元璋也堪称古代杀功臣的"宗师"级别人物,据统计,明朝开国功臣当中多数都没能幸免。
那么,刘邦是先逼功臣谋反,再以讨伐名义将其除掉,朱元璋杀功臣又是靠什么方法,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他的方法奇葩呢?
提到朱元璋杀功臣的"奇葩"方式,恐怕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会是被誉为"开国第一功臣"的名将徐达。作为朱元璋最倚重的将领之一,徐达有勇有谋、战功赫赫,而又不贪名利、为人谨慎,可以说是深得上意。在正史上,徐达被记载是留守北平时因重病而去世,他死后,朱元璋悲痛万分,对其家眷也十分关怀,二人之间俨然一对模范君臣。
不过,在与唐伯虎等人被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的徐祯卿笔下,徐达是因功高盖主被朱元璋用毒药毒死。另一明朝文人王文禄则记载说,当时徐达生了背疽,不能吃会加重皮肤病的"发物",而朱元璋专门赐下了一只背疽病人最忌食的蒸鹅。朱元璋赐鹅,其实就相当于给大臣赐毒药、白绫,于是徐达见到蒸鹅后,当即知道了皇上的圣意,不久后就死在了家中。
尽管是出自没有根据的野史,但很多人却因为觉得有趣而将徐达吃蒸鹅而死的传说四处推广。渐渐的,不少人甚至把它当作了史实。如果说,徐达只是在野史中无奈惨死,那么蓝玉之死就是一个真实的悲剧。蓝玉属于开国名将中比较年轻的一个,他作战勇猛、智勇双全,因此一直做到了大将军,负责对北元进行讨伐。
蓝玉本是太子朱标的舅父,按理说未来一片光明,但朱标的英年早逝让他从得力干将变成了皇位的威胁。
洪武二十六年(1393)时,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逮捕,并且将其抄家、族灭,还把他的皮剥了下来震慑心怀不轨之徒。蓝玉一死,朱元璋又借题发挥,调查和惩罚与之有联系的官员,一口气又杀了一万五千多人。
"蓝玉案"规模极大,可比"胡惟庸案"比它还要大了。胡惟庸原本也是开国功臣,他一开始做事小心谨慎,深受朱元璋信任,但随着权势的增长,他开始把不少事情直接收归自己处理,这令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感到非常不满。
洪武十二年(1379),有人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顺水推舟,将其抓捕、处死,并株连九族。
胡惟庸一死,和他关系密切的大臣们自然也难逃一劫,在其被杀十年后,朱元璋颁布了一部《昭示奸党录》,将曾经被自己夸奖为不逊于萧何的开国元勋李善长等人也一一处理。对于这位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老臣,朱元璋给出的处罚理由是勾结胡惟庸,且明知其造反意图而不汇报。
李善长及其全家七十余人一起被杀后,虞部郎中王国用曾上书为其申冤,按照朱元璋一贯的个性,本该是将其一道惩罚,但后者却并没有将他怎么样,可见,朱元璋内心或许是有点心虚的。
总之,光是胡惟庸一案,开国功臣中的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等人就相继被牵连杀害。甚至,当时已经去世的营阳侯杨璟、济宁侯顾时也受到株连,被归为奸党。如果说处死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时,朱元璋还给他们扣上谋反的帽子,那么名将傅友德之死就属实称得上奇葩了,因为他的死竟然是毫无理由。
傅友德是开国将领中比较有名的一个,朱元璋还曾给他"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的高度评价。洪武十七年(1384),鉴于傅友德的功劳,朱元璋赐他"世券",也就是俗称的丹书铁券,然而,十年过后,朱元璋突然将其赐死,完全没有念及当初的赏赐。
不管是在《明史》还是《太祖实录》中,对于傅友德之死都是一笔带过,让人不由得好奇傅友德到底是犯了什么大错。被朱元璋杀死的功臣有的是被赐鹅,有的被剥皮,有的株连数万人,有的史书都不敢记载,实在是非常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