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古代长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匈奴帝国是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国家,存在年代约在前209年至460年。曾经是亚洲大陆上最强大幅员最辽阔的大帝国,一度纵横驰骋,四处劫掠,成为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一支可怕的破坏力量。
而在公元前221年的中国,蒙恬率大军攻破齐都,实现了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正当咸阳城里欢庆胜利的时候,秦国北部边境传来匈奴频繁骚扰并大举南侵的消息。匈奴军队杀人放火,抢劫牲畜财物,边疆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秦国刚刚统一,人心思定,军民厌战。蒙恬不顾连年征战的辛劳,接受命令"北逐戎狄",收复河套一带。面对匈奴的挑衅,秦始皇选择了蒙恬领兵出征。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能征善战的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边关。扎下大营后,他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翻山越岭察看地形。第一次交战,就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
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发了最具决定性的战争。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进行了几场战争,匈奴主力受重创。
最后匈奴人被彻底打败,向无限的北边逃窜。
史书上记载:匈奴人向北(逃窜)七百多余里。
蒙恬并没有辜负众望,一战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飞魄散。
贾谊也曾形容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正是对河套战役功业的称赞。
然而,胜利的秦军后来得到的命令却不是继续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三十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形成了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去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这么做是劳民伤财,本末倒置吗?让我们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吧。
1、游牧、农耕两种社会之对立界线
这里的“游牧——农耕”对立是三个层次的对立,长城基本作为分界线以区别:
1)首先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类型,决定了长城内外的对立统一关系。
2)第二是指以这两种不同经济类型为生产、生活基础的不同民族,即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这其中包括,这些不同的民族建立起来的文化与文明。
3)第三是指农耕政权与游牧政权。实际上发生在长城内外的大规模冲突,主要都是不同的政权之间利益与力量的角逐。
农耕政权和游牧政权处于对峙状态下,定居的农耕政权沿着传统的农牧交错地带修筑长城,防御游牧势力的南下。
秦汉以来,游牧政权持续南下对长城以内的农耕社会构成巨大的威胁,其中经历了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
秦始皇借鉴先秦时期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经验,想到了修筑长城。
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
游牧民族就无法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他们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2、种植农业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是在由渔猎、采集向农业定居生活的过渡中形成并发展各自的文明。
在古代中国,农业始终是立国之本,对中原政权来说,保护农耕就是保护国家命脉。
华北平原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从辽金时期开始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
关中平原农业生产十分发达,从西周到唐代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长城的作用之一,就是直接保障和影响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并间接保障和影响了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城区域与农牧交错带基本重合,是历史与自然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和互相影响的结果。以农业立国的政权,往往在最大限度地开疆扩土之后,选择维护既有的成果。而不是将帝国无限扩大到无回报或者少回报的区域。这决定了农耕政权会往北争取土地,但不会无限制的向北拓展。
3、长城的“农耕拓展作用”
战国秦汉时期是农耕文化区大幅度开拓扩张的时期,秦、赵、燕三国都是在大量夺取了游牧民族生活的土地,把自己的边界向北方、东北和西北大大扩展后而修建长城的。
通过长城,中原各国尽可能把可耕地扩入自己国家控制的范围之内,以达到开拓疆土,并有效占有和巩固的目的。
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而且长城一线多为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步兵只要固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
4、长城的“华夷”之分——统治者防卫外来文化对自身文化冲击而建
1)文化认同对立
秦汉长城及其防御体系不仅体现着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在经济社会领域的矛盾冲突,同时也体现和象征着两者之间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和对立。
2)“筑长城,界中国”
汉唐人的这一认识,深刻反映了长城的本质,已为历史所证明,实为千古不易之论。
不仅如此,他们还从民族及其文化习俗来解析长城,同样深刻揭示出长城的本质。
《后汉书》写下了这段话:
“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
自然界生成的山河,秦修筑的长城,汉兴建的边塞防御工事, 都是用来区分内外与不同的文化习俗的。以长城之设始有具体的内外之分,历代又称长城为“塞上”,又有“塞内”、“塞外”之说。再如,长城的终端山海关,也分出内与外,称“关里”、“关外”、“关东”即是因长城而衍生出新的地理方位名称,内外之区分, 最根本的差异就是文化与习俗的差异。
而统治者选择修建长城长城,恰好将“夷狄”与“中国”分开,华夏的生产方式与文化不受“夷狄”侵犯,而“夷狄”的生活与习俗自行维持,各守疆界而已。
自汉以后,举凡汉族建立的王朝,一直坚守长城这道土石工程的防线,对“三北”的游牧民族严加防范。其中,起很重要作用的一个观念便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见,在古代不同民族间相互防范的民族意识由来已久,可谓根深蒂固。
对于统治者来说:筑长城,不仅挡住游牧民族的军事进攻,还能防止他们的文化进入长城内, 给华夏文化带来冲击和不利影响。
3、统治者修建长城的政治、经济因素——长城“关市”的多民族和平贸易和民族交流
虽然长城是我国北方游牧社会与中原农耕社会对立冲突的产物,但其更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却是在另一方面长城的存在,为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下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汉朝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关市贸易的主要地点,当在长城沿线险要关隘之处。
如贾谊所说,“夫关市者固匈奴所犯滑而深求也,……因于要险之所多为凿开,众而延之,关吏卒使足以自守。大每一关,屠沽者、卖饭食者、美腥炙胰者,每物各一二百人,则胡人著于长城下矣。”
可见关市之地点,一方面要方便大规模的交易,一方面又要防止胡人趁机入塞
长城在漫长的历史中是保卫汉族抵抗外族入侵最有力的屏障,发挥着无比巨大的作用。如果中原王朝连长城都守不住的话,即使“有德”如大宋,也只有待宰羔羊的命!